自體幹細胞移植 血癌治療新希望

2155
【NOW健康 黃筱雅/台北報導】
合照
▲唐季祿醫師說明,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需透過造血幹細胞驅動方式,收集至足夠的造血幹細胞,每公斤需達200萬顆、移植成功率才高。(圖/ingimage)

據統計,國內「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HL)每年新增病患約2300人,「多發性骨髓瘤」(MM)每年新增約500人,患者除了接受化療,另可透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以延長生命。一名70歲男性企業家因皮膚多處丘疹而就醫,確診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四期,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復原情況良好。

台大醫院內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醫師表示,美國每年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人數最多即「多發性骨髓瘤」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患者,不但如此,有至少3成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患者,以及超過半數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因為幹細胞移植,存活期有效延長6年。

唐季祿醫師說明,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需透過造血幹細胞驅動方式,收集至足夠的造血幹細胞,每公斤需達200萬顆、移植成功率才高。然而,現行健保給付的第一線造血幹細胞驅動方式,仍有2成5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近1成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初次使用的成效不彰,只好放棄移植、回歸化療。

2013年12月中央健康保險署核准給付全新機轉造血幹細胞驅動劑(plerixafor),於一線驅動失敗患者使用,可有效幫助超過7成以上患者,成功收集到足量的幹細胞進行移植,重獲寶貴健康。

該名70歲男性企業家使用二線全新驅動方式,2次收集到總數高達每公斤300萬顆以上造血幹細胞,為標準值的1.5倍。術後2週即出院並返回工作崗位,經追蹤病灶全數消失,復原狀況十分良好。

臨床研究發現,使用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搭配二線全新機轉造血幹細胞驅動劑,可幫助7成以上患者,刺激骨髓釋放出足夠的造血幹細胞,提供移植所需,健保已於去年12月核准給付,患者預估可減輕近60多萬元醫療負擔。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建廷指出,根據過往臨床經驗,年長患者普遍較難成功驅動造血幹細胞,二線全新驅動方式可幫助年長患者,有機會接受幹細胞移植手術、提高術後的生活品質。不過。在使用過程中,會有2至3成患者出現嘔吐、噁心等副作用。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