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15分鐘 走出憂鬱 40%癌友受憂鬱所苦

658
【文/李盛雯】

  從台塑長媳陳靜文、鴻海集團郭台成、知名導演楊德昌到藝人鍾楚紅的夫婿朱家鼎,名人罹癌死亡的消息常在癌友心中掀起波濤。

  「看到郭台銘為了強救弟弟,花了那麼多錢,請到最好的醫療團隊、吃最好的藥,還是救不回,再想想自己什麼都沒有,罹癌等於死路一條」。癌症患者唐先生一語道出許多癌友心中的無耐與不安。

  國際衛生組織( WHO )統計,35%到40%的癌症病人同時飽受憂鬱症之苦,病友不安、焦慮的負面情緒,實際上會影響癌症治療的品質。對此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謝瑞坤表示,癌症患者不妨動起來,從事較為輕鬆的瑜珈運動,配合家人和醫師加油打氣,更有體力對抗癌魔,也不再覺得孤單。

  曾經參加「肺癌瑜珈課程」的葉媽媽去年還是位肺癌末期病人,不菸、不酒卻得了肺癌,也曾讓她非常想不開,一度要靠安眠藥入眠。但經過治療,加上老公不斷鼓勵陪伴,目前她的腫瘤消失89%,每天不但固定到公園運動二小時,還是董氏基金會「無菸公園」的代言人,每天笑嘻嘻勸人戒菸,自己也活得很開心。

  許多肺癌患者會主動跟醫師詢問關於標靶治療和基因檢測的問題,謝瑞坤指出,許多證據顯示,東亞不抽菸女性得到肺癌的高比率主要和基因有關,他不反對病患藉由基因檢測,驗出基因突變再給予標靶治療,但目前健保三線才給付標靶治療,若患者第一線就自費,一年藥費約69萬,對許多病人是沉重負擔。

  為了讓癌友走出憂鬱情緒、更有抗癌體力,不少單位都推動癌友練瑜珈,謝瑞坤也呼籲,癌友能坐著就不要躺著,能走就不要坐,能走得遠,就不要侷限在家裡面,因為不動的病患,不但退化快,也無法接受適當治療。他建議癌友每天至少運動15分鐘,讓身心開闊,治療效果也會提升許多。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