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統計,台灣每5名青少年就有1人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諮詢,專家指出,越來越多兒童青少年透過網路資源,尋求協助,不少人在聊天室裡發現,別人故事和自己很相似,就覺得不孤單,達到療鬱效果。
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丘彥南指出,兒童青少年屬於網路新世代,網路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從小就懂得如何使用網路,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關鍵字上網尋找答案及協助。丘彥南提醒家長、師長,應該多注意兒童青少年網路使用狀況,陪伴與引導孩子選擇正確及適當的資源,進一步教導兒童青少年養成定時檢視自我情緒的習慣。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為了關懷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憂鬱防治,董氏在網路時代剛興起時,就在每周五晚上8點至9點半,建立青少年線上諮詢平台,迄今累積近萬人次青少年透過網路,抒發情緒、提出疑問,與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進行互動及討論。
彙整資料發現,使用諮詢平台的年齡層以「20歲以下」為多,佔5成左右;上線原因多為「想談生活中遇到的困境」,當討論主題為「家庭」、「憂鬱情緒/憂鬱症」、「情感」時,參與熱度最高。
就有網友表示,憂鬱症常常被人誤會,希望大家能有正確的認知;有人則是因情緒困擾,想找人傾訴時,找不到合適的人,就算找到人,也會擔心對方是否覺得煩,擔心影響對方心情等。調查也發現,超過7成網友認為聊天室對自己有幫助,因為「聽到其他人分享心情,知道別人的故事」,且不用透露真實身分,聊起來覺得很輕鬆,很有療癒的效果。
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到了2030年,憂鬱症成為人類失能的主因,為此,萊爾富攜手董氏基金會合作「零錢捐公益募款計畫」,針對「心理健康」展開公益勸募,從7月11日起至9月11日串聯全台1300家門市展開,邀請民眾響應零錢捐,一起幫助憂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