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口吐白沫、癲癇發作 元凶竟是6公分腦膜瘤

4693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
核磁共振檢查腦膜瘤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徐賢達說明,腦瘤的發生機率約萬分之一。腦膜瘤是從腦膜長出來,最常見的良性腦瘤,其檢查影像會因腫瘤充血而呈現白色且形狀均勻的樣態。(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楊先生今年58歲,雖然缺乏運動,但身體還算健康。最近1個月經常感到左手無力,會不自主抖動,甚至覺得扣釦子等細微動作相當困難。有天外出散步,突然口吐白沫、手腳痙攣,癲癇發作失去意識,家人趕緊送他到醫院急診,核磁共振造影顯示出,腦右方接近腦鐮處,有顆約6公分的巨大腦膜瘤,經醫師緊急開顱已將腫瘤完全取出,日前已出院返家。

腦瘤發生原因不明,有良性、惡性之分,可從核磁共振檢查判斷腫瘤屬性。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徐賢達說明,腦瘤的發生機率約萬分之一。腦膜瘤是從腦膜長出來,最常見的良性腦瘤,其檢查影像會因腫瘤充血而呈現白色且形狀均勻的樣態。此外,良性瘤生長慢,周圍神經壓迫較緩慢,因此神經較少出現水腫現象。但楊先生的腦膜瘤達6公分大,壓迫腦部運動區域神經,以致於動作困難,而神經受到壓迫會產生不正常放電,造成癲癇。

腦膜瘤若不大,可以透過藥物如抗癲癇藥、類固醇治療,以及定期追蹤觀察腫瘤生長情形。但若腫瘤太大壓迫周圍腦組織,影響生活、危及性命就會建議手術切除。考量腫瘤的含血量豐富,且病患腫瘤位置鄰近靜脈竇,稍有不慎就有大出血的危險,徐賢達醫師採2階段執行手術。第1階段在手術前1天,請影像醫學部協助執行栓塞手術,從腿部(股)動脈經腦動脈將灌助腦瘤的血管栓塞止血,以減少出血風險;第2階段才開顱取腫瘤。

腦部空間有限,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腦神經損傷。因此醫療團隊掀開病患頭蓋骨,止血後,用超音波刀以震動的方式在腫瘤中間攪拌、再把破碎的組織抽吸取出,清出1個空間。之後,仔細將腫瘤外層與腦部神經分離,免除傷及神經造成後遺症的可能,順利地將腫瘤完全取出來。術後楊先生轉往復健科復健,手腳無力的情況已慢慢恢復。

徐賢達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手腳無力、抽搐或感覺異常、記憶障礙、言語困難等情形,務必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