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進補好「食」機 中醫養生首重抗燥

3151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
紅棗枸杞湯
▲「紅棗」富鐵質可補血氣、養元氣,促進臉色紅潤;「枸杞」富維生素A、B1、B2、C、鈣、磷等,所含微量元素還能安撫神經系統,助益好眠與解鬱。(圖/永齡鮮生提供)

「立秋」顧名思義就是秋天的開始,是由夏天轉入秋季的第1個節氣。今年立秋於8月8日,立秋後若連續有降雨日,氣溫則漸下降,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炎熱轉涼的交接期。

溫、溼度的變化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可單吃水梨或用梨燉冰糖來預防,甚至加入川貝一同服用改善;若因溼度下降產生皮膚乾燥,則可多吃蓮藕、枸杞、白蘿蔔、木耳等食材,緩解皮膚乾癢的不適。受秋燥影響,脾氣容易爆躁、心緒不佳,可好好按摩尺澤穴、合谷穴、太衝穴,以保持自我身心舒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方志男建議,立秋屬於由熱漸涼交接的節氣,因此食養方面應以潤燥、滋陰、益氣最好,讓身心的滋潤度保持充足,養體轉換就能得宜。

雖秋天將至,但大暑的燥熱之氣仍存在大氣裡,故此時需力抗身體與心緒的燥熱,民眾可多吃酸味食物,如蘋果、橄欖、枇杷、柚子,防止肺氣過盛而損傷肝氣;反之,應減少辛味之物的食用,如薑、蔥、辣椒等,避免上火傷津耗氣。最後,建議多多補充蓮藕、枸杞、白菜、梨、黑木耳、蜂蜜、芝麻等可滋陰補潤的食物,有助於節氣滋潤。

夏、秋之交時期,身體的水分容易蒸發,人體也容易患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不適、咳嗽、皮膚過敏搔癢、便祕等症狀。透過多飲用節氣滋潤湯,有利調節胃口、補充津液也能增強體力。方志男表示,現代人生活工作皆用眼過度,常發生「乾眼症」。立秋期間可多飲「紅棗枸杞湯」抗燥、滋陰、潤肺。

「紅棗」富鐵質可補血氣、養元氣,促進臉色紅潤;「枸杞」富維生素A、B1、B2、C、鈣、磷等,所含微量元素還能安撫神經系統,助益好眠與解鬱。紅棗雖非燥熱食物,但若真怕上火,建議1日內食用儘量不超過10顆;體質溫熱的人也避免選擇紅棗,改使用蜂蜜代替,會有多增滋潤的功效。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