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長廔管還尿出菜渣 男受克隆氏症困擾

4156
馬姍妤 報導
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蘇銘堯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族群,依發炎部位和型態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圖/台灣小腸醫學會提供)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今年34歲的楊姓男子在大一那年頻繁腹瀉,體重從原本98公斤爆瘦剩50公斤,且肛裂、肛門廔管,但多次進出醫院卻查不到病因,一直到4、5年後,膀胱長出廔管、尿出菜渣,加上尿液混濁,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克隆氏症」。

 

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科主任蘇銘堯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1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錯誤識別,以致腸道反覆發炎潰瘍,腹瀉、腹痛和血便,成為腸癌高風險族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副院長暨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族群,依發炎部位和型態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2者的症狀表現不太相同。

 

克隆氏症好發於小腸或大腸,侵犯腸壁程度較深,以腹瀉、腹脹和腹痛為主,疼痛多出現於右下腹部。至於潰瘍性結腸炎主要侵犯直腸和大腸的黏膜層,患者常有明顯腹瀉、血便和腹痛症狀,且疼痛部位多發生於左下腹。

 

蘇銘堯說明,臨床經常可見許多發炎性腸道患者因腸壁不斷遭受免疫系統攻擊,出現發炎、潰瘍,甚至因為引起簍管、穿孔或阻塞,必須接受多次切腸手術,導致短腸症,最後不得不透過靜脈注射補充營養。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會長楊式光的小兒子阿龍(化名),念大一時頻繁拉肚子,起初以為只是適應不良,但後來嚴重到食不下嚥、癱軟臥床、無法上學,體重爆瘦48公斤。此外,身體因肛門廔管動了2次手術,但傷口無法完全癒合,最後以高劑量類固醇抑制病情,4、5年後,再次因身體2處長了廔管住院,經小腸攝影檢查,才終於確診為「克隆氏症」。

 

患者1處廔管長在右側下腹部,外觀像1個拳頭大的膿包,造成行動受限,連腰都挺不直,必須彎腰走路;另1處廔管長進膀胱,以致小便裡面竟然有菜渣。確診之後,切除30公分小腸,裝設肛門造口,並長期使用生物製劑,這才改善症狀,順利完成大學課業,儘管比同年齡者晚了好幾年才進入職場,因深刻感受罹病之苦,投入保險業,目前已經闖出一片天。

 

陳冠仰解釋,發炎性腸道疾病無法根治,如果症狀嚴重,可透過生物製劑達到「臨床症狀改善」、「腸腸黏膜恢復正常」和「病理上的發炎反應緩解」等目標,有效控制病情。

 

蘇銘堯進一步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有5大警訊:莫名的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和發燒,如上述症狀反覆發作,應儘早就醫檢查,一旦確診,需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