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易反覆發作 生物製劑療法放寬青少年使用

3082
王澍清 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
▲國內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逐年上升,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醫師表示,這是1種皮膚屏障異常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圖/ingimage)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6歲小女生正值青春年少,理應是愛美、與閨密好友聊天談心的年紀,不過,宣宣卻是相當孤僻、不太與人互動,因為她從小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嚴重,皮膚乾燥脫屑且起紅疹,連酷熱夏天都必須穿起長袖、長褲,遮住病灶。


國內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逐年上升,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醫師表示,這是一種皮膚屏障異常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依照「病灶佔體表面積(BSA)」及「溼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區分為輕、中、重度等3級。


如是輕度,以塗抹藥用乳液、乳霜為主,如果到了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皮膚發癢、脫屑、流組織液、角質化,苦不堪言,容易反覆發作,需長期接受治療。


為了協助病人控制疾病,皮膚科醫學會邀集全國皮膚科專家,討論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及治療,並參考歐美國家醫學會相關治療指引,發表最新版「2020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專家建議,依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治療,初期以保溼劑為主,維持皮膚保水度,針對局部病灶可塗抹類固醇藥膏,如還有癢感則會加上口服抗組織胺來改善。


至於中度至重度病人,則加上局部免疫抑制藥膏、紫外線照光療法、短暫口服類固醇等治療方式;另視病人嚴重程度,處方口服免疫抑制劑,但可能會對肝腎造成較大負擔,病人需定期追蹤肝腎功能和血球數量。


在最新版治療共識中,加入了新型生物製劑療法的使用建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賴柏如指出,新型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顯著,且副作用明顯較低,讓病人擁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賴柏如說,新型生物製劑療法於去年12月通過健保給付,適應對象為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年人;今年5月則放寬適應對象,12歲至17歲且體重60公斤以上的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青少年病人也可使用。


以宣宣為例,經評估後,建議她先服用口服免疫抑制劑及照光治療控制,如果效果不佳,就可申請使用新型生物製劑療法,她相當期待,希望未來可以正常上學,甚至開心游泳。


更多NOW健康報導
因應人口老化 食藥署擬將關節保健納入健康食品項目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