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健署公布最新國人癌症登記報告,108年新增罹癌12萬1254人,平均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與107年相較,罹癌人數增加5123人,罹癌時鐘快轉了11秒。在癌症排行榜中,大腸癌連14年位居第1,108年共1萬7302人罹患大腸癌。
▲108年平均每4分20秒有人罹癌。(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國健署今(13)日上午公布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依次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排序與107年相同。其中,大腸癌108年共1萬7302人罹患,蟬聯14年榜首。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14年排名第1。(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在各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趨勢中,以乳癌上升趨勢最為明顯,而乳癌也連續多年成為女性10大癌症之首,108年女性乳癌新增1萬4856人,發生率為十萬分之81,位居所有癌症之冠。
▲108年台灣男女性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圖/NOW健康製作)
108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7145人,前10名分別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4109人,108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5.4人,較107年增加4.1人,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08年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與107年比較。(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至於前10大癌症中,哪一癌友確診時年紀最輕?答案為女性甲狀腺癌,罹癌年齡中位數為50歲,其次為卵巢癌(54歲)、乳癌(56歲)、子宮體癌(56歲)、男性口腔癌(57歲)。
▲108年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與107年比較。(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如從性別分析罹癌風險,男性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1.4倍與15.8倍,主因為男性嚼檳榔、抽菸的比率遠高於女性。
▲肝癌標準化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長久以來,肝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之首,近年來,排序後退,108年位居第4名,高雄長庚副院長盧勝男表示,這1、20年來,台灣持續推動B肝疫苗接種、B、C型肝炎篩檢及健保給付治療等,肝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連續10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國際間無實證建議對前述癌症無症狀者進行篩檢,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提醒,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以下異常症狀,請務必就醫:
▲攝護腺癌標準化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攝護腺癌: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
▲甲狀腺癌標準化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甲狀腺癌: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吞嚥困難。
▲子宮體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子宮體癌:不正常的出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長期持續性出血、月經長久不來後突然大量出血或者停經後的出血。
林莉茹表示,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國健署提供成人四癌篩檢,分別為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符合篩檢資格者務必定期接受檢查。
更多NOW健康報導
▸青光眼會遺傳! 視野明顯變差就算眼壓正常也可能罹病
▸2021年10大疫苗新聞公布 前3名都與新冠病毒疫苗有關
延伸閱讀
-
大腸癌篩檢異常!不做這檢查 醫師曝:死亡風險增6成4
癌症新知 / 腸癌2631為降低大腸癌對民眾的威脅,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提供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定期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
「高齡社會」來了! 長者功能評估6大指標護銀髮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837我國於今(2022)年1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6.9%,這代表銀髮族越來越多,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國健署提出「評估長者功能6大指標」長者可以自行勾選答案,晚輩已可協助作答,如有異常,建議就醫並接受檢查。 -
立院一讀通過擴大禁菸場所 限縮吸菸場域降低吸菸意願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442「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進一步縮小可吸菸的場域,保障不吸菸者能夠免於二手菸的危害,並提升青少年吸菸的難度。 -
10名青少年有3人喝過酒!18歲前飲酒 精神疾病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505未滿18歲的青少年飲酒,可能喝出成癮症,精神相關疾病的風險暴增!在2016年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有6.8%的男性及2.2%的女性死亡可被歸因為飲酒所造成的傷害,對青少年的傷害更加嚴重。同一研究中也有統計,高達7%的失能校正人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衡量整體疾病負擔的方法)和酒精濫用有關。 -
電子煙比傳統紙菸好? 錯!青少年感染新冠機率增5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22本次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傳統紙菸使用者中,有21.8%回答「目前也持續使用電子煙」(亦即紙菸與電子煙併用情況),有41.9%回答「以前有,但現在沒有使用電子煙」。進一步分析其原因以「花費過多」比例最高(39.2%),其次依序是「覺得不好用,改使用傳統紙菸」(22.4%)、「覺得不好用,改使用加熱菸」(21.7%)及「使用後身體不適」(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