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氣喘、過敏的人口不少,現在有項研究發現,氣喘、過敏除了對肺部有傷害之外,居然還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
氣喘與心血管疾病 存在重要的關聯性
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心血管醫學博士Guo-Ping Shi表示,許多人認為氣喘是1種肺部疾病,但氣喘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性,例如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他強調20多年來,從臨床試驗和基礎研究中看到的證據表明,過敏性氣喘是臨床醫師和患者,在考慮個人風險時,需要特別注意的1項重要風險因子。
這些研究發現了,氣喘與冠狀動脈、主動脈心臟病等健康威脅之間存在聯繫,包括流向四肢血流的動脈變窄、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心臟併發症等。該報告還指出,肺、心臟和血管中特定類型炎症細胞的積累,可能可以解釋氣喘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
過敏反應 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險因素
Guo-Ping Shi博士還表示,這些研究的觀察結果同時發現,除了氣喘之外,過敏反應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另外,團隊還研究了氣喘藥物是如何影響心臟病風險。根據研究顯示,吸入沙丁胺醇(通常用於治療急性氣喘發作)、吸入皮質類固醇(如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和白三烯調節劑(如孟魯司特)等藥物,似乎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但口服和靜脈注射皮質類固醇(如潑尼松)則似乎會增加風險;抗氣喘抗體(如奧馬珠單抗)的結果則好壞各半,其中1項研究發現罹患心臟病風險會增加,而其他研究顯示風險降低或沒有效果。
編輯:陳郁茹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平平都是All on 4植牙為何價格差很大? 牙醫師揭真相
▸新冠確診者恐留眩暈後遺症? 醫師解析眩暈成因與治療
延伸閱讀
-
使用「30種未來食物」入菜! 飲食變得健康又兼具環保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96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考量台灣環境、食材可獲性、飲食習慣等因素,嚴選出在地「30種未來食物」清單,鼓勵民眾多以未來食物入菜,在飲食中實踐永續行動。 -
裴洛西預計今晚訪台 游錫堃能否解隔親接指揮中心回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38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預計今(2)晚訪台,專機將降落松山機場,並且在會晤總統蔡英文與相關人士後,於明日上午離開。在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相關事宜,發言人莊人祥僅說沒有進一步訊息。 -
邊境查驗日本4產品不合格 連3批泡麵出包提高抽驗比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345今(2)日食藥署公布22項不合格產品,除了日本紅櫻桃以外,也有水蜜桃與美國的草莓等。這些農產品出現農藥超標或其他不合格,都被退運與銷毀。 -
鼻過敏導致學習障礙更影響全身 3合1整合治療1次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68由於鼻過敏常見的治療方式為採口服藥物或類固醇的治療,許文龍醫師坦言,有些患者會使用類固醇的鼻噴劑治療,長期使用下來,造成血管的彈性變差,鼻黏膜會腫得更厲害,導致鼻塞狀況加劇。而該患者就是長時間用鼻噴劑,導致鼻黏膜腫脹。 -
疫情期間飲食失調症患者增! 這7大特徵你中了幾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91根據統計,大約有3000萬的美國人,在一生中會罹患飲食失調症,尤其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這樣的風險更高。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這段期間,全國飲食失調協會 (NEDA) 接到尋求幫助的電話、短訊和電子郵件增加了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