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整理報導】病人DNA中的生物標記物可以精準地標示出癌症或是其他疾病的亞型,更能有效的為檢測與治療開啟一條康莊大道。但是,通過基因組篩選來尋找這些生物標記物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需要靠額外的測試或基因定序來完成。
嬌生與Paige合作 開發AI篩選癌症工具
目前正在評估的一種膀胱癌生物標記物,採用了一種更簡化的方法。利用AI人工智慧驅動的篩選工具不需要等待定序結果使患者幾天至幾週後才知道結果,而是簡單地分析標準活檢切片後發現基因突變。這個工具由嬌生旗下子公司楊森研發部開發,並和數位病理專業公司——Paige合作,協助引入世界各地的病理實驗室與臨床試驗基地。
這個AI人工智慧篩選工具經過訓練可以分析從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蘇木精—伊紅染色(H & E staining)病理切片,是常規診斷中最常用的組織樣本檢查技術。一項被Paige和楊森引用的研究發現,多達15%的晚期膀胱癌患者的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基因有改變,而這個AI特別尋找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或基因的改變。
這2家公司指出,目前可用的FGFR分子檢測很少被使用,就算被使用了也需要數周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但是,這款人工智能篩檢工具能在1小時內完成已蒐集與數位化的H&E染色切片的分析。
將AI投入臨床試驗 尋找膀胱癌患者基因改變
目前楊森公司已將此AI應用於一些臨床試驗中,用來尋找膀胱癌患者的基因改變。也將此AI整合到Paige的雲端平台中,這個平台整合了病理實驗室相關的軟硬體,包含:全切片掃描儀與實驗室資訊系統,方便切片的分析與數據管理。
這項合作在推出這個AI檢測時有兩個核心目標:除了幫助使生物標記物測試更容易和更廣泛的取得外,並且這些測試結果可以用來尋找特定腫瘤突變患者的臨床試驗招募。
「隨著我們Paige平台的全球部署,我們將使我們的能力廣泛用於支持標靶藥物與其他類治療藥物的臨床開發,以及未來生物標示物和藥物開發的病人判別。」Paige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商務官Jill Stefanelli博士說道。(文/授權轉載自生策中心《新創幫》)
更多NOW健康報導
▸87歲前副總統連戰小中風住院 醫揭小中風7大警訊症狀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延伸閱讀
-
癌症蟬聯40年國人10大死因之首 癌症時鐘再快轉20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89衛福部今(30)日公布最新110年度國人10大死因排行,癌症連續40年蟬聯死因之首,110年5萬1656人死於癌症,占總死亡人數28.0%,平均每日142人死於癌症,癌症時鐘為10分10秒,與109年10分30秒相較,快了20秒。 -
喝黑咖啡才健康? 加糖咖啡每日不超過4杯可降死亡率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419過去的研究指出,喝咖啡可以帶來健康的好處,但多半是指喝黑咖啡;但現在有研究表示,即便是加入少許糖的咖啡,對健康的好處依然還是存在,研究刊登在《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巴金森氏症病人執行深腦刺激術醫材 6月起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431健保署日前召開「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會議(特材部分)」,通過針對巴金森氏症病人執行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所需之立體定位手術醫材套組(包括基準點標記物、植入管套組及微目標電極等3項)納入健保,全年挹注0.22億點預算,並自今(2022)年6月1日實施。 -
AI判斷腦出血只要30秒!準確度9成5 獲多國FDA認證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506這項AI產品主要運用於醫療影像中的電腦斷層(簡稱CT),它可在短短30秒內以95%的準確率偵測腦出血、其他腦部異常,可以快速應對急診室的緊急狀況、降低醫學中心病人候診的時間、補足區域醫院非專科醫師與專科醫師的差距等,其產品除了通過美國FDA,還有台灣、日本、東南亞等多國的FDA,可謂「國內影像AI的急先鋒」。 -
病理科如何運用AI科技? 成功訓練AI揪病兆促數位轉型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353雲象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葉肇元指出,以病理科為例,使用顯微鏡判斷腫瘤是惡性還良性已長達150年歷史,許多科別都漸漸轉型,但AI運用在病理科因無法達到輔助效果,數位轉型上有很大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