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新北報導】新冠肺炎在國內延燒,自「清冠一號」推出後,許多人將此視為救命藥,引起搶購熱潮,造成市面上供不應求。但除了「清冠一號」外,中醫在治療Omicron症狀也有相對應的處方,聖元中醫鄭愛蓮醫師提醒,「清冠一號」應於確診時再服用,不可作為日常保養用途,而確診者務必要看診,讓醫師對症下藥,症狀才可以對症緩解。
醫師曝Omicron有前兆! 快篩陰卻有症狀就應懷疑
關於近期Omicron確診者症狀,鄭愛蓮描述,在未確診前,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輕微喉嚨痛、流鼻水、腹瀉等前兆,此時快篩可能還為陰性,需要等到2至3天才會測出陽性。
普遍確診者都有咳嗽的情況,但會依體質關係,症狀不盡相同,病情也分輕重;以發燒來說,燒至39度的人偏少,多數發燒患者都在38度左右,平均約2至3天可退燒;平時腸胃不好者,確診後會噁心想吐或胃口不佳;而睡眠品質變差的確診者也有,但占少數。
鄭愛蓮表示,曾收治1名中症患者,咳得非常厲害,彷彿要窒息,還伴隨反胃症狀,病情嚴重到一度考慮掛急診;當時針對病人症狀開立藥水與藥粉,藥水成分類似「清冠一號」,但藥性比較溫和,而藥粉則針對個人症狀輕重來調配。並建議患者多用鹽水漱口,因鹽水有殺菌作用,可讓患者上呼吸道的症狀緩解,病人嘗試後,確實有減緩症狀之效果。
確診者轉陰仍要注意調養 避免留有後遺症
針對這名患者的病況,鄭愛蓮透露,患者雖於第6天就轉陰性,但後續還是留有後遺症。而確診者常見的後遺症,有咳嗽、呼吸喘、腹瀉、腦霧、記憶力衰退等狀況。
鄭愛蓮強調,Omicron病毒會導自身體自我修復能力變弱,即使確診康復仍有可能伴隨後遺症的發生,因此病人轉陰性之後也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好好調養身體,避免留下病根。加上夏天天氣炎熱,身體血管、氣管都是擴張狀態,可能察覺不到異狀,但一到了冬天,血管、氣管收縮,後遺症可能就會跑出來。
「清冠一號」可預防染疫? 醫師:萬萬不可
「清冠一號」被外界視為治療新冠肺炎的救命藥;然而,鄭愛蓮指出,曾遇過不吃中藥的病患,有發燒39度、輕微咳嗽等症狀,因患者聽說「清冠一號」的療效,故看診時特別要求一定要開立此藥,經過評估予以提供,但醫師仍另外針對患者其他症狀開立藥方,後來病人2日後便退燒,6天後轉陰性。
鄭愛蓮提醒民眾,「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未確診的民眾別為了預防染疫,而去服用;針對染疫的患者,還是需要看診後,聽從醫囑進行用藥,這對病人來說才是最萬全的治療方式。
更多NOW健康報導
▸誤以為小毛病而延誤就醫! 醫:神經內分泌腫瘤難診斷
▸罕病FAP好發中年族群 新藥有效延緩病程盼納健保給付
相關部落格
-
「長新冠」疑難雜症多中醫怎麼看? 病毒特性影響症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79長新冠症狀百百種,除常見呼吸道症狀外,皮膚會有紅疹、潰傷、掉髮,或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等問題,中醫師鄭愛蓮表示,體質偏濕的人容易有皮膚病,而腎氣不足會影響女性、男性的性功能。 -
沒確診能服用清冠一號嗎? 中醫示警錯誤使用恐反效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179台灣Omicron病毒確診數大幅攀升,進入社區流行化,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在今年4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說明,清冠一號治療確診病患的案例,引起民眾熱烈討論,對此,中醫師高資承表示,清冠一號適用於已經確診的病患,可以有效改善症狀,但尚未確診的病患服用,恐有反效果。
-
換季家中幼兒過敏來報到 中醫師叮嚀生活小細節可預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753根據統計,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是過敏體質,很多孩子換季時,揉眼睛、鼻水直流,有人甚至半夜咳到不能睡。尤其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特別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建議家長應及早就醫。 -
春天皮膚換季問題多 中醫調理代謝體內老廢物質與溼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32鄭愛蓮舉例說明,1位70多歲的張伯伯就在去年此時來到診間,由於罹患老人乾燥性全身紅腫癢,用西醫治療好幾年,反反覆覆不見好,冬天時更是渾身不舒服,前胸、後背、臉和腳都很癢,伯伯雖然好幾次嘴上抱怨「怎麼治療那麼久還沒好?」卻不願意再度使類固醇,因為效果太短暫。 -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509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會看到的年菜有涼拌生菜、白菜滷、佛跳牆、火鍋、油飯(米糕)......等等,飯後還可能和家人一起喝酒慶祝,順便嗑個瓜子,吃片海苔。鄭愛蓮警告,這些通通都可能是刺激皮膚病更嚴重的食物。舉凡乾癬、溼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最忌諱吃到牛肉、羊肉、海鮮、生冷食物、海苔、堅果、酒精等食物都不能吃,一旦不小心吃到,甚至只是喝到上述食物燉煮的湯,都有可能誘使皮膚疾病發作或加劇症狀。
延伸閱讀
-
本土+22559!死亡+32 40多歲男發燒抽搐送醫仍不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9)日宣布新增22,559例本土個案,260例境外移入,3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最年輕死亡案例為1名40多歲男性,僅打過1劑疫苗,本身無慢性病史,因發燒、抽搐送醫,但到醫院時心跳停止,搶救無效。 -
本土+23088!死亡+34 40歲女打過3劑不敵肺炎癌症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新增23,088例本土個案,337例境外移入,34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最年輕死亡案例為1名40多歲女性,打過3劑疫苗,本身有癌症轉移病史,因肺炎與癌症死亡,另新增2名兒童MIS-C重症個案,年齡均為1歲,目前經治療病況改善,尚在住院觀察中。 -
國內MIS-C累計破百例 19歲以下孩子要注意嚴重恐休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50小冠是1個活潑健康的11歲男孩,平常沒有任何的慢性疾病,今年5月底Omicron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還來不及接種兒童疫苗,就全家一起確診,發燒2天後,病況好轉,又回復到以往活蹦亂跳的狀態,但是1個月後的傍晚,小冠突然又開始高燒到39度,吃了診所開的症狀藥,卻還是反覆發燒,在家也吐了3、4次,精神跟活動力大幅下降,家人決定帶到醫院就醫。 -
1922被問「快篩陽為何不能領保險金」 羅一鈞親說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46近期你或是你的家人快篩陽性了嗎?你是否感到手足無措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再次宣導,當自己或家人的快篩呈現陽性時,應該怎麼做。為了沉穩應對即將到來的BA.5疫情,有這個QR code尤其重要。 -
孩子染疫後咳又喘是長新冠? 醫揭:易與這些症狀搞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74有許多罹患新冠肺炎的兒童飽受長新冠後遺症困擾,如持續咳嗽、喘、胸痛、疲勞、焦慮、失眠等。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兒科主任吳文秋表示,部份長新冠臨床症狀跟自律神經失調、過敏等疾病很類似,需由兒科專科醫師透過肺功能、抽血等檢查一探究竟,才能知道病因,並做出正確診斷,給予即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