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衛福部原先預告開放「代理孕母」修法規畫,昨日卻在短短5小時急轉彎,以「爭議很大」為由,將代理孕母部分脫鉤處理。台灣女人連線與多個婦女、人權團體上午召開記者會,反對代理孕母,代孕制度一旦上路,女人的身體工具化,將嬰兒當成商品,完全歧視與剝削女性。
婦女團體反對代孕合法化 憂女性成生殖工具
立法院將於本周4審查《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原本版本包括代理孕母合法化,不過,國健署昨天下午突然發新聞稿,先處理有共識部分,爭議很大的代理孕母部分將脫鉤處理,再次引發爭議。
但藍白立委提出修正草案均包含開放代理孕母,且在立院席數較多,強行通過草案,台灣女人連線與多個婦女及人權團體表示,將於周4至立院抗議,呼籲立院停止審查與代孕制度相關的法案內容。
「代孕侵害人權!」、「停止代孕立法!」婦女救援基金會社工督導曾俊偉表示,代理孕母涉及工生殖技術,以及另一位女性的身體,難保被有心人士利用,出現黑市利益。即使篩選確保代理孕母身心健康,但仍無法避免女性受到人情壓力成為代理孕母,或者經濟困境社會困境時進行代孕,被迫成為生殖工具,呼籲停止代孕合法化。
澳洲代孕悲劇啟示 婦團呼籲捍衛女性人權
「代孕並非僅是出借子宮,那麼簡單」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代孕涉及子宮的使用,以及代理孕母身體、生理及心理的全面付出,還需承擔懷孕與生產的健康風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部分研究指出,代孕比非代孕具有更高的身心健康風險,包含併發症與死亡等風險。
此外,代孕也牽涉到工具化、商品化等問題,「利他代孕」的本質是歧視與剝削,為了避免商業型代孕將女性工具化及商業化的批判。但「無償利他」就是要女性以做義工、志工的精神承擔懷孕生產的服務,僅接受「車馬費或餐費等成本的補償」。
黃淑英認為,要求「利他」是無理且無情,更是一種懷孕歧視,對於代理孕母的嚴重剝削。
曾有澳洲不孕夫妻到泰國尋找代孕,結果生出一個健康寶寶、一個唐氏症寶寶,最後夫妻只帶走健康孩子,將唐氏症孩子丟給代孕者,黃淑英表示,即使簽訂契約,代孕女性也無法獲得保障,應好好省思。」
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發言人陳愷寧表示,該法案涉及重大人權爭議,堅決反對為了某些人傳宗接代的需求,將女性子宮商品化,也不可為了改善少子化困境,就將嬰兒視為商品。將在衛環委員會審查該草案時,號召民眾赴立院陳抗,立院絕不可將生育權置於女性人權之上。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視力突然喪失恐眼中風 常見青光眼、黃斑部水腫併發症
▸講座報名/聽力影響大腦? 醫示警耳鳴與失智風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