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 檳榔防制法草案預告倒數受關注

6855
陳如頤 報導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 檳榔防制法草案預告倒數受關注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韓良俊表示,早於2003年,「世衛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證實檳榔果實為一級致癌物,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衛福部統計,每年超過8000人罹患口腔癌,嚴重影響國人健康。


檳榔防制法草案預告倒數 聯盟支持立法但認為草案有漏洞


衛福部去年底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引發關注。該草案預告至本月17日。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表態支持政府立法,但該草案出現漏洞,因此,提出3大主張,要求法案納入「應全面保護兒少及孕婦,不應有豁免條件」、「應有專章列舉宣導、教育、篩檢及戒除等預防工作」、「應明列經費來源確保各項防制工作及產業轉型都有穩定的經費得以推動前進」。


台灣檳榔防治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工作小組成員莊麗真表示,草案第15條提到,台灣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祭儀,而有使用檳榔之必要者,不受此規定限制,但聯盟認為對孕婦及兒少的保護,不應有基於族群或文化等任何原因的例外,且本法並未限制原住民基於傳統文化與祭儀而使用檳榔,認為可以刪除。


口腔癌防治刻不容緩! 專家呼籲加強宣導教育和定期篩檢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口腔癌防治委員會主委吳家佑表示,該草案務必加入宣導教育專章,且需制訂經費來源,保障防治工作有效推動、產業轉型。


牙醫師公會副主委李楊鈞強調,國內每年約3000多人死於口腔癌,且平均年齡遠低於其他癌症,嚴重侵犯生產力族群。但口腔癌是可以預防的,是可透過篩檢及早發現,但篩檢率偏低,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在30歲以上、嚼食檳榔族群中多達59%沒做過口腔篩檢,呼籲該項專法應明確納入定期篩檢機制。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春天好發皮膚病!皮膚爆癢 濕疹、汗皰疹、乾癬最常見
▸常見近視雷射手術比一比 眼科醫師分析特色及適合族群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