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2手菸暴露率過3成!毛小孩也遭殃 罹癌風險高4倍

4001
吳思奕 報導
家庭2手菸暴露率過3成!毛小孩也遭殃 罹癌風險高4倍

【NOW健康 吳思奕/台北報導】根據調查顯示,約每3位成人就有1位受家庭2手菸影響,近3成青少年也未能倖免,甚至貓、狗等毛小孩都可能因2手菸罹患呼吸道疾病及癌症。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打造無菸家庭,並善用免費戒菸服務,避免心愛的家人與毛小孩暴露於2手、3手菸害之中。


國人吸菸行為調查 平均每3人就有1人暴露於家庭2手菸環境


根據113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人口家庭2手菸暴露率為35.6%,平均每3人就有1人暴露於家庭2手菸環境當中。另外,根據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發現,國中生及高中職生家庭2手菸暴露率分別為25.9%及26.0%,顯示近3成青少年仍被迫生活在2手菸的環境中。時值暑假,學生在家的時間較長,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呼籲家長,一同打造無菸的健康環境,為家人勇敢戒菸。


沈靜芬指出,研究顯示,吸菸是多種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其不僅會損害上呼吸道、抑制肺部免疫功能,並可能導致患者疾病程度惡化【註1】。此外,吸菸者出現COVID-19嚴重症狀的機率較非吸菸者高出1.4倍,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死亡可能性亦較非吸菸者高2.4倍【註2】。


丈夫每日吸菸20根 非吸菸妻子肺癌風險高3.4倍


臺灣兒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醫師李宏昌指出,若家中有人有吸菸習慣,即便其他同住的家人本身不吸菸,仍可能因長期暴露於2手菸或3手菸當中,增加罹患肺癌等疾病的風險。研究顯示,若妻子為非吸菸者,而先生每日吸菸超過20根,其罹患肺癌的風險是非暴露於2、3手菸者的3.4倍;若夫妻結婚超過30年,妻子罹患肺癌的危險性是非暴露2、3手菸者的3.1倍【註3】。


吸菸一直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占所有肺癌診斷病例的80至90%【註4】,且吸菸導致肺癌的危險性是非吸菸者的15至30倍。雖然目前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有將近9成,但肺癌第4期存活率僅1成,顯示吸菸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


2手菸沒那麼乖! 陽台抽菸也會透過門口、通風系統進入室內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表示,許多吸菸者認為在陽台或家門口抽菸就不會影響家人,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2手菸仍可以透過門口、牆壁裂縫、電線、通風系統和管道等進入室內。即使是短暫接觸也會使血小板變得更黏稠、損害血管內壁,進而提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研究也指出,一旦暴露於2手菸環境中,即便只是60分鐘以內,身體就可能會產生發炎現象、影響呼吸功能,且其影響至少持續3小時之久。2手菸同時也可能導致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且和兒童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和氣喘發作等健康問題密切相關【註5】。 


毛孩也遭殃! 2、3手菸環境下貓咪患口腔癌風險增2至4倍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表示,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資料顯示,當寵物直接吸入2手菸,或透過皮膚接觸,舔主人的頭髮、皮膚和衣物觸碰等接觸到菸草化合物(3手菸)時,都會對毛小孩的健康造成傷害。長期暴露於2、3手菸環境下,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呼吸系統疾病,甚至罹患鼻癌和肺癌。


特別是當貓咪在梳理毛髮時,更易吸入落在毛髮上的3手菸,導致口腔癌的發生,其罹癌風險相較無菸害環境高出2至4倍。且貓咪一旦罹患口腔癌後,即使接受過化療、手術或放射治療,其確診後1年內的存活率不到1成【註6】。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為了最愛的毛小孩,及早戒菸,以防憾事發生。


國健署推多元戒菸服務 為家人與毛孩打造更安心的生活空間 


戒菸的路上,無需再單打獨鬥!國民健康署推動多元戒菸服務,提供免付費資源,協助民眾克服生理戒斷症狀,降低戒菸過程中的不適感。透過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前往全國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諮詢,可提升戒菸成功率至少3成。為守護家人與寵物的健康,及早啟動戒菸行動,共同營造清新無菸的家庭環境,打造更安心與健康的生活空間。以下為相關的戒菸資源: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
▸全國超過2,7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電話:02-2351-0120、網址 https://ttc.hpa.gov.tw/Web/Agency.aspx)
▸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或服務,可免費索取戒菸教戰手冊。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衛福部長! 各界期盼解決醫療困境

註1▸Patanavanich, R., & Glantz, S. A. (2020). Smoking i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progression: a meta-analysis. Nicotine and tobacco research, 22(9), 1653-1656.
註2▸Vardavas CI, Nikitara K. COVID-19 and smok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obacco induced diseases. 2020 Mar 20;18:20
註3▸ Vineis, P., Alavanja, M., Buffler, P., Fontham, E., Franceschi, S., Gao, Y. T., ... & Doll, R. (2004). Tobacco and cancer: recent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96(2), 99-106.
註4▸Schabath, M. B., & Cote, M. L. (2019). Cancer progress and priorities: lung cancer.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8(10), 1563-1579.
註5▸ https://www.cdc.gov/tobacco/secondhand-smoke/home.html
註6▸ https://www.fda.gov/animal-veterinary/animal-health-literacy/be-smoke-free-and-help-your-pets-live-longer-healthier-lives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