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辰蘊如/嘉義報導】一名熱愛籃球的16歲高中生,半年前開始右膝隱隱作痛,以為是打球扭傷就沒在意。接下來兩個月疼痛反覆發作,有時半夜會痛醒,膝蓋還出現腫脹。家人帶他去推拿按摩,師傅說是運動傷害要多補鈣,於是開始吃鈣片喝大骨湯。直到某次體育課跳躍落地時膝蓋劇痛無法站立,送醫檢查才發現骨頭異常,切片確診為骨肉瘤。
青少年夜間膝蓋痛當心! 醫揭骨肉瘤症狀易與成長痛混淆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主任謝明宏指出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見的惡性骨腫瘤,好發年齡集中在10至20歲,正是青春期骨骼快速生長的時期。研究顯示骨骼細胞快速分裂時,基因突變機率也隨之增加,可能因此誘發癌變。骨肉瘤最常見部位是膝蓋周圍,其次是肩膀附近,這些都是生長最快速的骨骼區域。
骨肉瘤初期症狀容易被誤判為運動傷害或成長痛。謝明宏主任說明最大區別是疼痛會持續加重,從偶爾不適演變成持續性深層痠痛,尤其夜間會特別明顯,許多患者痛到無法入睡。患部會逐漸腫脹,皮膚溫度較高,有時能摸到硬塊。因為腫瘤會侵蝕骨質,使骨骼變脆弱,部分患者是輕微碰撞突然骨折才被發現。
現代治療採取先化療縮小腫瘤 手術完整切除後再進行化療
謝明宏主任提醒,若青少年出現單側固定部位骨骼疼痛,持續超過兩週且加重,特別是夜間疼痛或伴隨腫脹,應立即就醫檢查,別只靠補鈣或休息觀察。而骨肉瘤治療在過去到現在已有進步,目前可以透過高劑量化療能有效縮小腫瘤,加上核磁共振能精準顯示腫瘤範圍,能徹底清除癌組織同時保留肢體。現代治療採用先化療縮小腫瘤、手術完整切除、術後再化療的策略。
骨肉瘤雖是惡性腫瘤,但及早發現並完整治療,治癒機會相當高。家長們應提高警覺,當孩子抱怨持續性骨骼疼痛時,別輕易當成缺鈣或生長痛,及時就醫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預防骨折勝於治療!老人跌倒死亡風險增 存骨本要趁早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