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46歲林先生因罹患擴張型心肌病變,心臟功能急遽惡化,8月起數度心臟驟停,先後接受多項手術治療,病情仍危急,出現嚴重心律不整。台大醫療團隊評估後,移除其壞死的心室,改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分別取代左、右心功能,在手術10多個小時期間,無心跳、無血壓,但人卻是活著,創下亞洲首例。
心臟移植前過渡新模式 台大陳益祥主任成功挽救心臟數度驟停的重症患者
台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益祥表示,林先生術前心臟功能完全衰竭,如今術後恢復良好,已能進食、行走,接受復健,成功開創心臟移植前過渡治療的新模式。
林先生因冠心病引起擴張型心肌病變,近4年來心臟逐漸衰竭,走路急喘。今年8月起,心臟數度驟停,接受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主動脈氣球幫浦及靜脈--動脈葉克膜治療,病情仍持續惡化。
期間林先生植入短暫型左心室輔助器,但術後10天至40天,仍不斷嚴重的心律不整,曾有一天曾電擊20多次,差一點救不回來,評估後確定無法進行心律不整電燒術。
創新植入「雙長效型心室輔助器」 為心衰竭患者爭取心臟移植的等待時間
陳益祥表示,心臟衰竭治療方式為藥物、手術等,最終為心臟移植,但可遇不可求,最新趨勢為使用心室輔助器,以經濟方式取代無價的心臟移植,不過,以往植入左心室輔助器,約10%至40%併發程度不等的右心衰竭,而嚴重右心衰竭可能造成左心室輔助器無法有效運作,林先生已有嚴重心律不整,評估後決定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以爭取心臟移植的等待時間。
陳益祥指出,心衰竭病人若等不到心臟移植,一般建議植入全人工心臟,但人工心臟體積較大,不適合亞洲人。林先生歷經40天治療,病情持續惡化。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治療,係將左心室、右心室摘除,裝設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術後恢復良好。
陳益祥指出,個案胸腔內設置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需長期使用抗凝血劑,這並非長久之計。估計每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約可以使用5至7年,同時裝上兩套,可以運作多久,仍是未知數,「病人最終仍需心臟移植可是,等待心臟移植是緣分。」
# 首圖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慎防腦中風!醫提醒注意保暖 維持血流暢通是關鍵
▸換季擦再多保養品也難吸收? 無針導入保養告別敏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