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三陰性乳癌
-
台灣生科研究不斷精進 TBF首次成果發表展實力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1152018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aiwan Bio-development Foundation,TBF)講座會議於本月7日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盛大舉行,由董事長楊泮池院士主持,包括中央研究院翁啟惠前院長及12位國內頂尖的生技講座學者,分別針對最新生物科技研究成果共5大領域包括:癌症生物、再生醫學、免疫學、蛋白結構學、生醫工程學等發表專題演講,近400位生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熱烈參與。 -
新發現!改變葡萄糖代謝途徑 抑制癌細胞成長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770乳癌持續蟬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而三陰性乳癌則是最難治療的類型,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攜手找出破解之道,透過癌細胞酶代謝調控,便可以抑制乳癌轉移,其中包括「轉酮醇酶」(TKT)抑制劑;以及歐美國家近年來相當火紅的健康食品、許多健身者用來提高體能的「酮戊二酸」,美國研究還發現這個成分可以延長腺蟲生命,而國內研究則首次證實可以抗癌。 -
薇薇安乳癌末期驟逝 醫: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癌症新知 / 乳癌5030北醫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在所有癌症中,乳癌治療效果可說是最好的,可用標靶藥物也最多,健保給付藥物項目及範圍也最廣,五年存活率高達87.2%。
-
腫瘤熱療法 癌症整合治療新方向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51萬芳醫學中心舉辦「2013癌症熱療國際研討會」,這是台灣第一次舉辦國際熱療研討會,特別邀請來自7個國家共13位專家,包括獲前歐洲腫瘤熱療協會(ESHO)理事長Jacoba van der Zee博士,及日本腫瘤熱療權威米村豐博士等人,吸引超過國內外120位醫師專家學者共襄盛舉。 -
三陰性乳癌死亡率高 化療用藥健保擴大給付
癌症新知 / 乳癌3926臺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曾令民醫師說明,三陰性乳癌指的是雌激素接受體(ER)、黃體素接受體(PR)和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皆為陰性,因為接受體皆呈陰性反應,無法使用賀爾蒙治療,也無法接受標靶治療,目前臨床上只能依賴傳統化療,但不少三陰性乳癌病人卻在接受手術與化療後不久就復發。 -
乳癌轉移掌握時機治療 可降低3成惡化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858 -
乳癌基因陰性或陽性 攸關癒後效果
癌症新知 / 乳癌824 -
乳癌年增6千人 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提升存活率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