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上呼吸道感染
-
新冠病患痊癒物理治療不可少 「運動菜單」提升免疫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34台大醫院強調,COVID-19感染後的人士,在急性症狀控制好,進入恢復期時,普遍出現體能與活動力衰退的現象。而物理治療師可以說是醫療界的運動專家,本院物理治療師在COVID-19感染恢復期參與防疫團隊,教導病人床邊運動,協助病人可以在較佳體能狀況下出院,重新回到家庭與社會活動。 -
新冠疫情下半場已開打 周志浩強調口罩仍須戴好戴滿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81世界衛生組織緊急委員會宣稱,疫情恐影響全球數十年之久。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說,「這場疫情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健康危機,其效應未來數十年都能感受得到。」 -
把握炎夏採取冬病夏治 過敏體質不再受季節威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88花蓮慈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指出,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都可經由此療程改善,除能減緩發作外,氣喘、過敏性鼻炎,以及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尤其適合不喜服藥的孩童及服藥過多的老年人。 -
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恐致免疫下降 讓病毒找到破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38研究指出,持續數周的壓力、較少時間與他人相處而感到孤單以及睡眠不足,是削弱免疫系統的3大關鍵因素,先前的研究也指出,在同樣健康、非免疫力低下的一群人當中,如果較少與他人相處或是暴露於病毒中,將比起經常外出與人社交者,更容易生病且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
【圖解】味嗅覺異常並非都新冠惹禍 中醫按穴道可改善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013味嗅覺為人體的基本感覺,味覺是食物中的化學分子與口腔黏膜表面的味蕾結合,由上皮細胞經人體的第7、9、10對腦神經傳遞到大腦皮質而產生;而嗅覺是鼻腔頂端的嗅覺上皮感受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後,經第1對腦神經傳遞到大腦而產生,當這兩者路徑出現問題就會產生味覺或嗅覺的異常。造成味嗅覺異常的疾病,包括老化、乾燥症、糖尿病、胃食道逆流、鼻過敏、鼻腫瘤、上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能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而產生。這次新冠肺炎導致的味嗅覺喪失,依目前研究指出,可能是病毒主要依附在ACE2的受體上,而嗅覺區有豐富的ACE2,進而導致嗅覺異常。 -
網傳這些食材可治療新冠? 食藥署出面打臉駁斥謠言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670衛福部食藥署連續數日在闢搖專區發布,楊桃、薑、益生菌、蔥、韭菜都被查獲出假訊息指出能治療新冠肺炎,全部都不可以相信;但什麼原因讓民眾認為可信,可能因薑、益生菌、楊桃等可以幫助條理身體,例如薑在感冒前吃可能會有一些幫助,但對於治療疾病幫助不大,確實是大家誤會。 -
敦睦艦隊4月1日就有人發病 疫情恐3月底就開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9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敦睦艦隊磐石艦中,確診24名官兵中,分別為22位男性與2位女性,平均年紀22歲,17名海軍官兵、6名政戰學校學生、1名海軍官校學生,4月1日是最早發病日,其餘分別在4月11日至19日出現症狀,包含發燒、咳嗽、流鼻涕、腹瀉、嗅味覺異常等。 -
【COVID-19】為何新冠肺炎輕症易出現味嗅覺喪失? 張上淳:鼻腔嗅覺神經細胞的ACE2受體較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7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鼻腔嗅覺神經細胞的ACE2受體較多,容易受到外界病毒攻擊,因此嗅覺容易受到干擾,臨床醫師也提醒,嗅覺與味覺能力變差,看診時若不主動說明,醫生無法得知,因此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