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良反應
-
國人新冠染疫後推估2百萬人罹患肌少症 7徵兆自我篩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吳佩青分析,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於2022年07月所發表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新冠肺炎確診後發生肌少症( Sarcopenia )機率約48% ,吳佩青中醫師因此推估,台灣民眾因為新冠疫情確診可能有超過2百萬人產生肌少症,至於新冠肺炎有住院治療者罹患肌少症機率更高達69.7%。 -
中秋吃柚子應避開6類藥物 以免降低藥物代謝影響藥效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30柚子、月餅是中秋節共聚團圓時不可或缺的應景食物。但柑橘類的水果特別是葡萄柚與柚子,成分中含有呋喃香豆素,會抑制體內代謝酵素活性,降低藥物代謝,進而增加藥物血中濃度與藥效,抑制藥物代謝的時間可達數小時甚至是2到3天。另外,若是月餅成分中含有紅麴,則要避免同時服用,因為紅麴與他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結構相似,都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合成,若是同時服用,致使藥物濃度提高,同樣容易出現肌肉痠痛無力甚至橫紋肌溶解症等不良反應。 -
莫德納雙價次世代疫苗 食藥署核准18歲以上可追加接種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4衛福部食藥署為因應COVID-19變異株防疫之需求,於9月2日召開專家會議,討論莫德納雙價疫苗作為18歲以上成人主動免疫之追加接種。食藥署表示,莫德納雙價疫苗為次世代疫苗,每劑0.5mL含有25微克原型株mRNA及25微克Omicron BA.1變異株mRNA。經審查莫德納雙價疫苗的1項第2/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以雙價疫苗作為追加劑,相較於以原型株疫苗作為追加劑,能夠誘發較優的對抗Omicron BA.1變異株的中和抗體免疫反應。食藥署藥品組專門委員林意筑表示,莫德納雙價疫苗將可用作第1次或第2次追加劑使用,間隔至少3個月後接種。 -
BNT幼兒疫苗將開打! 家長如何選?帶您了解疫苗差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27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教授強調,目前沒有科學數據支援幼兒疫苗混打,美國FDA和台灣專家也皆不建議幼兒混打疫苗,對於幼兒疫苗的首針,家長可就成效、安全性等資訊並評估自身的考量;但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所以施打完1劑疫苗後就不再打了。
-
這類抗生素恐增耳毒性風險須加註警語 92張藥證受影響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78食藥署彙整國內外資料,重新評估aminoglycoside類藥品的臨床效益及風險,並提藥品安全評估諮議小組討論,決定於該類注射、口服及耳部給藥劑型藥品中文仿單之「警語及注意事項」及「副作用、不良反應」等段落加刊「具粒線體基因突變病人與耳毒性風險」及「耳毒性」之相關安全性資訊,並統一修訂該類耳部給藥劑型藥品之「禁忌症」為「對本產品所含成分過敏之病人」及「鼓膜穿孔之病人」。 -
保障學子接種權益 北市BNT僅供12到17歲青少年接種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05有鑑於開學時間在即,北市衛生局為了保障12到17歲青少年接種疫苗之權益,自25期起,預約平台上的BNT疫苗,僅供12到17歲青少年接種。 -
第4劑疫苗接種率僅7.6%! 李秉穎破除5大迷思催打氣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2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目前國內疫情雖然持平穩定,社區陸續出現Omicron變異株BA.4、BA.5個案,且邊境政策逐漸開放,未來社區感染風險提升,因為社區還有些人未接種疫苗,因此邀請台大醫院李秉穎醫師,針對常見的疫苗接種問題作提醒。 -
醫建議降壓6守則!高血壓病友可吃這物 維持血壓穩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610國人平時吃得好、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根據公衛界估計高血壓病友超過5百萬,成為人數最多的疾病。許多上了年紀的人認為,吃低鈉鹽可以預防血壓惡化,這是真的嗎?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低鈉鹽不僅提供鉀,且鈉含量只有食鹽的一半,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不錯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