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義大利成新冠肺炎歐洲疫情重災區 問題出在哪裡?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而義大利死亡病例已超過6千人,且死亡率近10%,成了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遠多於中國大陸,生病的人愈來愈多,卻沒有人力能夠照顧,許多人會問:「為什麼義大利疫情會如此嚴重?」 -
6歲女娃右胸部乳暈有小腫塊 檢查發現已到了青春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69王仲興說,台灣小朋友性早熟發生率逐年增加。一般來講,與高油脂、高熱量等飲食習慣,以及病理性(內分泌腫瘤)或是其他原因有關,須找出原因後予以治療。 -
男子腳麻、背痛至骨科求診 竟發現腎細胞癌轉移薦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7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該名患者為加油站店長,生活作息正常,也無任何慢性疾病史。約2年前因下背疼痛求診,經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薦骨處有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本身也有1顆約2公分腫瘤,屬於重大疾病。 -
個人化飲食幫助減重 血糖值成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852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院蒐集800位受測者的健康資訊,除分析糞便微生物外,每5分鐘就檢測血糖變化,所有受測者每天吃標準化早餐,另外2餐也會詳細記載並回傳資訊,在分析46,898餐之後發現,年紀與BMI可能影響飯後血糖,就算每個人吃了同樣食物,血糖變動範圍也很大,意味著減重飲食可能要朝向個人化設計。 -
採用細胞治療抗癌 全台僅4間醫院通過審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78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表示,細胞治療是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及化療等藥物治療以外的第4種癌症治療方法,其中CIK細胞(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因具有優秀的癌細胞毒殺能力,可與其他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合併使用,而獲得醫界重視。北醫附醫發表「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成果,臨床顯示,約可治療12種癌別,包括大腸直腸癌、乳癌、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鼻咽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等。 -
男子為練肌肉瘋狂健身 全身遍布「激痛點」動彈不得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50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楊潤表示,近年來國內運動風氣盛行,許多人養成健身、慢跑等習慣,各縣市大型運動中心、健身房林立,門診也發現,運動傷害個案明顯增加。常見的運動傷害包括肌肉疼痛、身體緊繃、關節活動越來越卡、足底筋膜炎等症狀,這些都與遍布全身的「激痛點(trigger point)」有關。 -
如何解決肝斑問題? 皮膚科醫師提出實證見解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913許多人追求一張白淨無瑕的完美臉蛋,若臉上出現斑斑點點實在很惱人。皮膚斑點又以肝斑最難處理,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交通大學光電學院攜手進行臨床研究,證實皮秒雷射不僅能改善肝斑狀況,且能減少細紋及臉部發紅,該研究結果刊登於歐洲頂尖皮膚醫學雜誌《JEADV》。 -
空汙提高肺癌罹患率 基因篩檢可望提供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肺癌308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指出,肺癌可分成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等2大類,其中8成5屬於非小細胞肺癌,以肺腺癌最常見。目前已知的肺腺癌致病基因有許多類型,EGFR基因突變為最多,約占5至6成,至於ALK、ROS1及BRAF所占比率都小於5%,隨著藥物進步,不論哪種致病基因突變,均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