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風症狀
-
腦中風急救黃金3小時 降低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73胡朝榮醫師指出,吳女士發病後,家人打電話叫救護車,直到抵達雙和醫院急診室,僅花了36分鐘,院方隨即啟動中風小組為她注射血栓溶解劑,急救過程共花費2小時。 -
中醫預防失智症 針灸輔助藥引成果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28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數約為18萬人,其中65歲以上約有12萬人,而且每年以超過1萬人的速度增加中。京城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邱仲卿表示,失智症除了常聽見的阿茲海默症所引起,其實台灣還有相當多人是因腦中風、腦血管性疾病與高血壓等因素所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 -
不自覺型腦梗塞無症狀 中風機率增10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所謂的小中風,是指突發性的短暫中風症狀。新光醫院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醫師解釋,通常小中風發作時間只有幾分鐘到數小時,且在24小時之內會完全恢復,由於症狀不明顯,以致不易被察覺,但卻是中風的警訊、不容輕視。 -
腸中風死亡率高 心房震顫患者宜多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15為陳老太太施行手術的臺北慈濟醫院血管外科胡晉源醫師表示,陳老太太因為突然肚子痛得厲害,一連幾次排便都出現鮮紅、暗紅色的血便,被家人帶到急診室就診。 -
低溫血壓飆高 易致心血管疾病復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 -
首次中風患者年輕化 慢性病高危險群年齡層下修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9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陳威宏醫師指出,中風在全球死因排名第二,全球每6秒就有1個人死於中風,每個人一生中將有六分之一的機率發生中風,而台灣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也高居第三位。 -
揪出多發性硬化症危機 秋冬泡澡後可見警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69有著「千面女郎」稱號的「多發性硬化症」,由於發病症狀會隨患者病變部位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症狀差異也很大,從視力受損、肢體無力、平衡失調、麻木、感覺異常、暈眩、大小便機能失調等都有可能;加上這種病症常在發病後症狀趨緩,使患者誤以為身體狀況已經恢復,所以發病後常必須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容易耽誤醫治良機。 -
奪命惡性腦瘤小心術後復發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267患者接受開顱手術後,傷口癒合需約2個月,再配合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6週,會產生噁心、抵抗力差、掉髮或灼燒等症狀,還得反覆出入醫院,常使患者身心俱疲,若病情惡化,最後的時光只能在床上度過,不僅生活品質差,連照顧的親屬亦大受影響。此外要強調的是,手術為確定診斷的第一步,惟有開顱手術,盡量將大量的腫瘤切除,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並使腦壓降低,使神經功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