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丹參
-
冬季進補3眉角「藥」牢記! 避免藥物交互作用看這裡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25冬季常見的食補料理中,大多會加入薑、當歸或黃耆等中藥材,作為調養,像是當歸有活血作用,黃耆能補氣、調節免疫功能。不過民眾常忽略這些常見中藥材的使用風險,哪些西藥會與中藥產生交互作用?該如何運用、搭配食材與中藥材?才能兼顧養生又能吃得安心,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以下3大眉角。 -
起床易頭暈目眩別大意! 當心血壓不穩恐陷腎衰竭危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38「血壓與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組織,一旦血壓忽高忽,腎絲球質就會受到損害,引起血管硬化。 -
心律不整脈象可知 中醫講究內外調理把脈揪出心臟病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294心臟問題引起的疾病有很多,宋和乾表示,現代人常說的「換氣過度」恐慌症,主因為心臟二尖瓣、主動脈瓣膜脫落或閉鎖不全所引起,患者在病發時想大口呼吸卻又感覺吸不到空氣,這種現象其實與心臟疾病相關,其他像是因心室肥大導致的「心因性氣喘」、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不整,以及因心血管阻塞的冠心病、狹心症、心肌梗塞,或是心臟不正常跳動引起的精神不安與憂鬱症,也都屬於心臟相關疾病。 -
糖尿病患者害怕終日洗腎 合併中醫治療可妥善控制血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40嘉義長庚中醫科主治醫師蔡盈盈發表「糖尿病腎病變輔助中醫治療之進展」,她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糖尿病典型症狀歸類在中醫「消渴」範疇,治療重點在於調理脾胃消化機能,讓血液裡過多的葡萄糖(熱),得以被人體再吸收利用,達到調降血糖的效果。 -
夏日進出冷氣房溫差大頭暈腦脹 中醫消暑茶飲可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55例如夏天,在舒適的溫度下,血壓會較低,但如果溫度偏高過熱,血壓會反射性的升高,特別是常常在冷氣房中進進出出,從戶外的高溫一下子進入低溫的冷氣房,血管由擴張驟然收縮,由於血壓的突然改變,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自然就增加。所以縱然是夏天,門診上仍不乏血壓突然升高的病人,此時中醫常會使用耳尖點刺放血救急,讓病人頭暈腦脹的狀況可以快速減緩。 -
迎新年跟「腹」能量說不 中醫傳授DIY去油解膩5茶飲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39今年春節假期相當長,可能從小年夜晚上,就開始連續大餐,除夕、初一、初二與佳節的每一天更是少不了零食點心,因此年假過完後,每個人可能都小腹凸凸。 -
秋冬乾癬易復發 中醫治療又分血虛與血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42中醫師黃慶雲表示,乾癬的成因除了遺傳性之外,若後天生活習慣不佳,如熬夜、飲酒、好吃炸物等,長期累積惡習,待免疫力一下降,乾癬症狀很快就會發作。不過,雖然罹患乾癬外貌看起來不雅觀,卻不具傳染性。 -
乾癬年齡層下滑 恐與這些飲食及生活型態有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23乾癬成因複雜,但不具傳染性,目前醫學認為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引發免疫系統異常是主因。乾癬患者在天冷時因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變得乾燥,春冬季是好發高峰期,到了夏季會較為緩解,但若長期個人生活習慣不佳、飲食觸碰酒精等,導致免疫力降低與身體持續發炎反應,仍會誘發乾癬症狀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