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乙狀結腸
-
長期服用阿斯匹靈 降低癌症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45英國牛津(Oxford)大學臨床神經病學系教授Peter Rothwell表示,研究中一共追蹤了14000多名對象,讓這些參與者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20年,期間並追蹤他們的健康狀況。20年後發現,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可以降低大腸癌罹患率達24%,死亡率也減少了35%。 -
輕忽無痛血尿 膀胱癌男子腹腔器官幾乎切光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75收治男子的雙和醫院泌尿科醫師何承勳說明,該患者去年即血尿,但因無特別疼痛感,再加上血尿症狀時有時無,直至今年初才至他院就診。經膀胱鏡切片診斷為第二期膀胱癌,當時醫師即建議進行膀胱全切除手術,唯病人對接受手術有所遲疑,未及時接受手術。 -
平時多費心 大腸直腸癌退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952廣義的大腸包括結腸和末端的直腸,結腸又可分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大腸癌有2/3的機率發生在人體左半部的直腸及乙狀結腸,而大腸癌的成因除了基因遺傳之外,絕大多數是生活及環境條件所影響。抽菸喝酒、攝取紅肉及動物性脂肪會增加罹患風險,若要預防可多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並維持適當的運動。 -
便秘長達40年! 竟是腸道過長所致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80林小姐的母親提到,林小姐自襁褓時期排便就從未「順暢」過。曾有一次學校要交糞便檢體,卻因排不出來而緊張到哭。開始工作後,一周解便一次成為慣例,即使多吃高纖食物,便秘情形還是不見改善。
-
KRAS基因檢測 末期大腸癌治療現曙光
癌症新知 / 腸癌3989一名53歲婦女因半年反覆腹瀉與腸胃不適,就醫診斷結果為「乙狀結腸癌」末期、且已肝轉移現象。經手術切除後,透過KRAS基因檢測,化驗腸癌組織呈現正常型反應,研判應採用化學治療合併標靶藥物Cetuximab治療,治療半年後,癌指數由原本接近的1500下降至108,肝腫瘤亦縮小近50%。 -
上腹痛合併貧血 當心大腸癌警訊
癌症新知 / 腸癌3400臺北慈院肝膽腸胃科蕭宗賢醫師表示,這位老太太到急診檢查時,有嚴重的貧血。一般血紅素正常值女性約在12到16 gm/dl之間,老太太卻只有5.4 gm/dl。經詳細詢問,老太太表示近月來上腹部有發生持續疼痛情況,於是安排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有潰瘍情形,因此給予老太太潰瘍藥物治療。 -
專題》吃太好?! 篩檢大腸直腸癌不可馬虎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540目前常見到的大腸直腸癌篩檢方式包括肛門指診、糞便潛血檢查、乙狀直腸鏡、鋇劑灌腸攝影、乙狀結腸鏡及纖維大腸鏡等等。其中,「肛門指診」是最基本,同時也是最簡單的篩檢方式。肛門指診約可以檢查出肛門以上7到10公分的直腸癌,這大約占了25%的大腸直腸癌。 -
少年得「痔」要小心 慎防大腸癌侵擾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86就中醫學而言,大腸是保衛身體內的氣體,統稱為「衛氣」,這股衛氣與體內的各個器官息息相關。李深浦醫師說明,大腸與肺相為表裡,若大腸偏寒,則可能產生鼻過敏、皮膚過敏、甚至還會引發「硬皮症」;大腸與肝互相調節,肝氣虛時,容易引發腹瀉、便秘、大腸急躁症......等症狀。若不善加調理,容易引起宿便、息肉、大腸癌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