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腺組織
-
隆乳會增加乳癌風險? 醫師破解4大迷思教妳安心變美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582隆乳手術是許多女性追求自信與美麗的選擇,但關於隆乳可能會帶來的潛在風險不免讓人望之卻步。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吳玉婷醫師以專業角度為各位破解網路上關於乳癌常見的4大迷思,並同時提醒女性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要注重健康檢查與術前準備,才能安全實現美麗的夢想。 -
產後餵母乳怕胸部變小下垂? 醫:有沒有餵母乳都一樣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6069楊菘宇醫師提醒,隆乳手術最讓人擔心的不外乎是感染與莢膜攣縮。降低感染與手術室是否為無菌空間及傷口照護有關,而莢膜攣縮是身體對於外來物的自然反應,假體的表面分為光滑面和粗糙面,光滑面產生莢膜攣縮的機率較高,可能導致胸部變硬,因此需要在術後勤加按摩,降低莢膜攣縮產生,而粗糙面出現這種情況的機率較低,但也需要適時按摩。 -
男子漢激凸OMG! 醫:及早治療擺脫男性女乳症困擾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14根據統計,台灣約有35%男性具有男性女乳症的困擾,其中常見於50至69歲的族群。長安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李育嘉指出,男性女乳症是男性乳房組織中最常見的良性疾病之一,主要是因荷爾蒙失衡,導致雌激素比例增加,刺激男性乳腺發育。 -
乳癌術後有沾黏!致肩關節活動受限 醫:經復健可改善
癌症新知 / 乳癌317545歲陳小姐患有乳癌,接受手術治療成功後,患者卻發現自己手術側的肩關節活動度受限,且疤痕處有刺痛感,到醫院進行復健,狀況才大為改善。 -
整外張大力院長破除隆乳手術迷思 強調掌握隆乳黃金期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870而每個人心中都有最美的樣子,依照個人胸型條件、皮膚彈性與脂肪厚度、乳腺分布和胸廓比例等,量身打造適合的隆乳術式,整形外科張大力院長以日本許多醫院的隆乳手術流程為例,當地手術前會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評估個人條件後,再決定手術方式與乳袋材質品牌和大小。
-
隆乳安全關鍵非材質! 整形外科醫師曝專業技術有保障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630近年來女性健康意識抬頭,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第1名,目前又有年輕化的趨勢,國際研究也提倡女性要定期追蹤篩檢,建議女性從20歲開始做自我檢查,30歲以上除了每月自我檢查外,搭配每年1次超音波檢查(女性篩檢可參考衛福部詳細宣導資料)。 -
隆乳安全有保障 掌握乳房超音波關鍵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327隆乳安全選材質,隆乳空間因人而異:從自體脂肪隆乳或果凍矽膠隆乳如魔滴(Motiva)、柔滴(Sebbin)、曼陀(Mentor)光滑面、粗糙面等義乳材質,術前建議結合乳房超音波檢查,透過超音波影像可評估乳房組織健康狀態,為隆乳前的安全把關同時兼具設計個人適宜的手術計畫。 -
摸到硬塊是乳癌的關係嗎? 這些乳房變化當心乳癌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3237因此,只靠「我有沒有症狀」來決定要不要檢查乳房,是比較危險的;面對乳房疾患,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要養成1年做1次乳房超音波篩檢的習慣,到了45歲以上後,每2年還要加做1次乳房攝影篩檢。當有做定期篩檢時,比較能在乳癌發展的早期就發現乳癌,患者很可能還在乳癌0期或1期。當等到出現症狀才去就醫檢查的話,萬一被確診為乳癌,常常已經是乳癌第2期以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