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亞斯伯格症
-
「神經多樣性」造成身心困擾 青少年情緒障需專業協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21台灣每年約14萬名新生兒,專家估計,約有3500名寶寶因過動症、自閉症、妥瑞氏症等「神經多樣性」困擾,而憂鬱、情緒不穩,必須及早接受治療,專家建議,政府應了解青少年需求,成立相關照護中心,聘請專業心理師,陪同度過人生黑暗期。 -
他不是「壞孩子」! 專家呼籲父母重視神經多樣性議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899神經多樣性青少年,像是患有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較一般人慢,需要更多的理解與支持。然而,台灣目前對這些孩子的協助仍有不足,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漏接」,無法得到適當的教育與治療,導致嚴重的後果。 -
孩子裝病不想上學?家長多支持陪伴 找出拒學背後原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30台灣拒學盛行率約1至5%,好發於升國中、高中等學習轉換階段,研究顯示,性別、學業成績、社經地位對拒學並無顯著影響,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說明,近年臨床經驗發現青少年拒學個案增加,年紀涵蓋國小、國高中生,且男女都有,此類孩子部分有特殊狀況如學習困難、亞斯伯格症等,但多數都與家庭內互動、學校環境有關。 -
為爸媽加油!醫院關懷亞斯伯格症兒童的家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69帶領團體的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團體除了能協助家長提昇對亞斯伯格症的相關知能外,主要提供一個說話平台,讓參與的家長有機會表達教養挫折與壓力,透過分享類似經驗,給予彼此關心與支持。 -
孩子太白目?! 當心亞斯伯格症作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72這陣子爭議不斷的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就曾說過,他之所以受媒體喜愛,就是因為講話白目、不看人臉色,有新聞爆點,但他之所以會這樣實在要歸咎於亞斯伯格症。與其他的泛自閉症障礙比較起來,亞斯伯格症患者仍相對保有語言和認知發展,只是偶爾會出現肢體笨拙,以及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但是,這些通常不作為醫師診斷的依據。 -
少年不爽 恐為嚴重情緒失調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研究人員以最新準則所製定的問卷來篩檢高一新生,發現在700人中約有10 %符合嚴重情緒失調的診斷,進一步會談後確認其中6成新生有嚴重情緒失調,且45.5%的人同時有過動症,36.4%合併有對立性反叛疾患,31.8%合併有嚴重型憂鬱症,而18%有躁鬱症問題。 -
耐心治療與照護 自閉症也有春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12邵昕曾經說過:「每當有人說,這孩子父母怎麼沒教好,我們心很痛,因為我們每件事都教了二、三十次。」這句話道盡所有自閉兒父母的心聲!署立台南醫院精神科蔡幸芳醫師表示,自閉症又稱肯納症,是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導致的一種發展障礙,通常於三歲前就能覺察到自閉症常伴隨的智能障礙、癲癇、過動、分心、退縮、鬧情緒等相關症問題。 -
杯葛醫師法修正草案?立委遭網友惡意批評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