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格
-
孩子普遍牙齒咬合不正 家長應正視矯正問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30前突的門牙或排列偏離到正常齒列以外的牙齒,相對容易受到外傷碰撞而斷裂,也常會咬到嘴唇或臉頰,而造成口腔黏膜受傷。值得注意的是,咬合不正不僅會造成顳顎關節發育異常,也會影響發音及咀嚼功能,甚至引起腸胃功能障礙。暴牙、戽斗的外型容易受到同儕的嘲笑,影響人格發展及人際關係。 -
該不該送孩子學才藝? 專家建議先做好2項評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46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近年來的調查,0至6歲的兒童中,有47%學過才藝或補習,其中42.5%在3歲前就學過,並以肢體類的才藝最多,再來是美術、音樂及語言類,緊接著是珠心算數學、潛能開發等其他類型。 -
空汙對健康影響有多深? 研究:連心理層面也受波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40根據數百萬名丹麥和美國人的資料庫中,研究人員發現暴露在空氣汙染中與某些精神疾病的發病機率間具有相關性。在這2個國家中,空氣品質較差與罹患躁鬱症的風險增加有關。丹麥的數據指出,孩子10歲以前若暴露於空氣汙染中,罹患憂鬱症、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礙的風險都會增加。 -
寶寶哭鬧不停好煩惱 哭了該立刻安撫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45由於寶寶不會說話、溝通,「哭」成了最自然的表達方法。然而,許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得歇斯底里,不免懷疑寶寶生病、身體出問題。但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特約醫師羅玉芳指出,孩子哭泣的原因五花八門,卻只有5至10%的寶寶是真正因生理疾病而哭泣,家長可先評估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被滿足。 -
學生開學前焦慮憂鬱出現拒學情形 醫:就診人數激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14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林秀縵指出,如今正值開學前夕,收治不少擔心無法融入新學校、跟不上課業的憂鬱學童,若發現孩子有此情形,家長應該陪同就醫,一起陪伴孩子迎向新的學期開始。 -
2019全球自慰大調查 台灣男性壓力高居亞洲第1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838根據TENGA「全球自慰大調查」數據中,可以發現到近幾年台灣人的性事、自慰相關指標都呈現成長趨勢,顯示出台灣社會正逐漸往健康風氣前進。相比2018至2019年的數據,無論是在每周至少自慰1次的比例(自32%成長至51%)、認為自慰對健康有正面影響(自49%成長至85%)以及曾使用過成人用品(自30%成長至32%)等層面皆有所提升。此外,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更是名列前茅,有高達8成的台灣受訪者表示曾有自慰經驗,高過中國(76%)、日本(76%)與南韓(73%)等國;性教育普及率更是高過其他亞洲地區近20個百分點,成為亞洲4國中性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 -
爸爸育兒比媽媽更快樂 因著眼點和責任不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765研究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學者所進行,將共計超過1萬8千人的資料進行快樂、幸福感、憂鬱症狀、心理滿足感和壓力的情緒分析,探討父親或母親是否從父母的角色中獲得更大的快樂。結果發現,「父親」角色與較多的幸福感有關,與同年齡無孩子的男性相較,「父親」呈現較少的憂鬱症狀,且較滿意自己的生活及與他人的連結;然而女性方面與無孩子的女性相較,「母親」產生更多的憂鬱症狀。 -
愛情路上遇到這5種特質情人 3攻略完美轉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92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分析105年至108年民眾尋求心理諮商案件,每年首要困擾皆為兩性關係。如何理性分手、好好說再見、保留美好的結局,成為男女都需面對的人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