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代謝性疾病
-
含糖飲料當水喝 貨運司機體重破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09至台安醫院減重門診接受諮詢,醫師評估建議後,他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改變胃部結構,強制改變飲食方式,術後搭配飲食營養調整與適當運動,一年後從110公斤降至76.8公斤,之前因肥胖所造成的易喘、腰痠等症狀不藥而癒。 -
天冷吃鍋謹守6步驟 不讓「肥」料吃下肚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52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為600至800大卡,而60公斤正常體重靜態工作者,每天建議熱量也才1800大卡,但吃一餐火鍋料理,熱量就高達2000甚至3000大卡,還可能攝取太多的鹽分及糖分。
-
30歲年輕人腹脹吃不下 竟是瀰漫性肝腫瘤
癌症新知 / 肝癌3928高銘海說明,各類良、惡性疾病在最早至最晚期期間,都可能產生腹脹症狀,除影響消化功能外,也會因腫瘤位置與大小不一,對腹部空間造成壓縮。另外,年紀大代謝變差、胃腸潰瘍、胃酸逆流、慢性B、C肝炎與肝硬化,開刀之後的沾粘與結構改變等也可能引起腹脹。 -
選好鞋清涼一夏 鞋底太硬太薄易釀足底筋膜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63台中和信診所許敏和院長表示,除了足底筋膜炎,在門診常見的疼痛症狀還有肩頸痠痛、腕隧道症候群。上班族久坐看電腦,長期維持單一姿勢,血液循環變差;家庭主婦常抱小孩、打掃、提重物,過度使用手臂肩膀,均易肩膀痠痛。 -
飛秒雷射手術系統 白內障患者新福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19眼睛的水晶體是位於瞳孔後方由膠原蛋白所組成的盤狀構造,作用相當於相機的鏡頭,負責調節看遠看近所需要的焦距。水晶體混濁時,會阻擋外界光線的進入,甚至造成近視,遠視,或散光的改變,嚴重到影響視力時就是所謂的白內障。 -
飛秒雷射提升精準度 加強白內障手術安全保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51關於白內障治療的發展演進,要先從了解白內障開始談起。双眼明眼科王元聖醫師表示,白內障的成因一般以老化為主,若曾受過眼部外傷或接受過眼科手術,有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或是曾服用過特殊的藥物等,也會促使白內障提早生成。此外,高度近視也是早發性白內障的危險因子,隨著3C產品使用普及化,眼睛使用過度頻繁導致白內障有提早發生的趨勢。眼科門診中40至50歲,甚至20至30歲就因高度近視合併白內障的年輕患者並不在少數。 -
手搖杯幾分糖? 掌握3分糖原則健康無負擔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713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醫師說明,游離糖就是由人工添加到飲料或食物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天然糖類總稱。 -
規律運動預防糖尿病 並非適用所有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39美國Arizona州立大學Yann Klientidis博士表示,他們做個一個研究,研究對象包括8000多位白人,研究中去探討這些白人運動、基因和罹患糖尿病風險間的相關程度,而這其中有800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