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休息
-
孩子吸熱快、排汗慢!體溫飆升高於成人 小心室內中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15從生理構造來看,兒童面對高溫時處於明顯劣勢。小兒專科盧英仁醫師說明小朋友的身體表面積相對體重來說比成年人大得多,這代表在相同環境下的吸收熱能效率更高。惟孩童汗腺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像大人一樣透過大量流汗來調節體溫,體內熱能累積速度因此加快。 -
心律不整能運動嗎? 醫:心律不整患者運動遵循3原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65當心臟突然「碰碰跳」或跳得忽快忽慢時,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是不是不能再運動了?」事實上,大多數心律不整患者在醫師評估後,仍能安全地從事適度運動。根據研究,台灣80歲以上族群約有10%罹患心房顫動,而這些患者的中風風險約為一般人的 5 倍,死亡率也較一般人高出約2倍。因此,如何透過安全且適當的運動幫助穩定心律、降低中風與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已成為長者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 -
挑錯床單顏色可能害你失眠? 床單顏色與睡眠存在關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19每晚陪伴你入眠的床單顏色,可能正是失眠的罪魁禍首!2024年底一項美國大型調查發現,近四成民眾在更換臥室顏色後,睡眠品質明顯改善。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其實有著科學根據,來解開顏色與睡眠之間的神秘連結。 -
服藥後手抖、僵硬? 醫:恐為藥物誘發的類巴金森氏症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80768歲的阿琴姨(化名)除了有高血壓以及偶爾頭暈的問題外,身體一向都很健康,每天也會固定至公園散步,並和朋友做健康操。但是近2至3個月以來,她的家人和朋友發現,她除了動作和步伐變得越來越緩慢及僵硬之外,手也開始會顫抖,有點類似於巴金森氏症。個案在朋友的建議下至神經內科就診,經診斷為某種藥物引起的類巴金森氏症狀。停藥後,僵硬與手抖的情形便逐漸改善,行動也恢復原本的靈活。 -
近期A流抗藥性比例略高於去年 疾管署:僅限A型H1N1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62教師節3天連假,醫師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貼文提醒,9月對於預防流感來說是尷尬的月份,疫苗未上線,流感又有一定的機率併發重症,使用抗病毒藥物無法100%不讓重症出現,建議加強個人衛生防護,戴口罩、勤洗手是現階段最好的做法。 -
毛寶貝心臟警訊別輕忽! 「3要訣」守護寵物心臟健康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7890根據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毛寶貝醫療中心統計,在救援的犬貓病例中,約有5成流浪犬貓檢查出有心血管疾病,其中更有3成檢驗出心絲蟲感染。動保處獸醫師呼籲,飼主平時可使用簡單方法關心毛寶貝心臟健康,做好疾病預防,守護毛寶貝「心」的安全。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除了關心人類心血管健康,也不要忽略毛寶貝心臟疾病的照護。 -
減重不必再算卡路里!哈佛211餐盤飲食法 吃出好身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647厭倦複雜的卡路里計算來減重?那就試試正席捲全球、源自哈佛大學的「211餐盤飲食法」吧!這方法不用秤重、不算熱量,只要掌握餐盤比例就能輕鬆瘦身,且採用餐盤視覺化管理的人,體重控制效果更好,連血糖和血壓都明顯改善,就連糖尿病患者都能安全一起進行。 -
「空氣內褲」有益健康?讓私密處透氣 醫提醒注意事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44「醫師,我最近常常覺得私密處癢癢的,是不是內褲的問題?」這是女性經常求診的問題。很多女性都有這樣的困擾,但解決方法可能比你想像的簡單,其實就是讓私密處多一點「呼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