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保暖
-
換季鼻過敏又犯了? 中醫師推4類型療法和日常7大保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50近日北部陰雨綿綿,氣溫驟降,代表著秋季的到來,白天時間逐漸縮短,陽光照射時間變少,同時降雨明顯增多,濕度提高,天氣變得濕冷潮濕。此時的氣候轉變顯著,早晚溫差大,許多民眾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又稱為「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有打噴嚏、鼻塞、鼻水流不停、鼻水倒流等情形。 -
秋冬慎防腦中風!醫提醒注意保暖 維持血流暢通是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43張家馨藥師解釋,銀杏葉製劑能幫助血液循環,如同中藥活血的作用,所以不能與抗凝血劑、阿斯匹靈以及消炎止痛藥等藥物併服,恐增加出血風險;18歲以下的兒童仍在生長發育和孕婦都不建議服用;手術前後及拔牙前1週應暫時停用,以策安全。 -
秋天慎防眩暈發作! 注意溫差變化造成之血液循環不良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11王蒼敏藥師曾遇一位年近60歲婦女,曾經發作眩暈,看過醫師服藥治療後仍反覆發作,於是建議搭配服用循利寧已達1、2年,狀況穩定,眩暈發作機率也降低很多;另一位60歲男性患者,因為感覺記憶力變差,經常忘東忘西,本來要買的東西到賣場就忘了,後經建議後開始服用循利寧,初期每天服用2顆,同時搭配維生素B群,DHA和卵磷脂,藥物作用相輔相成,活化腦部、幫助記憶立提升,持續半年後狀態有好轉,目前減量持續保養中。 -
秋天早晚溫差大好發腦中風! 手腳冰冷、痠麻恐是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10市面上保健藥品種類很多,張育彰藥師指出,以民眾熟知的循利寧為例,主要成分為銀杏葉萃取物,製程嚴謹,採用獨特專利技術,保留銀杏葉黃酮醇配糖體的活性成分,臨床實證能促進血管擴張和放鬆,提供充足血氧、清除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並能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運作。 -
寒露養生! 中醫:建議民眾穿室內鞋、頸部保暖防感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817「時露寒冷,而將欲凝結,故名寒露。」根據古籍記載,寒露為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同時也是秋季中的第5個節氣。寒露的到來,代表氣候會從早晚溫差極大的「秋老虎」轉變成寒冷的冬天。俗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提醒民眾在寒露到來的時節,在家中要盡量要穿著室內拖鞋,避免足底直接受到地面寒氣影響而造成身體不適。特別是年長者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者更需多加留意。 -
「風」邪侵襲誘發換季頭痛! 中醫歸納6證型對症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911隨著季節交替,許多人會出現頭痛、頭脹或偏頭痛的情況。這種「換季頭痛」往往與氣候驟變、氣溫忽冷忽熱、空氣濕度改變,以及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有關。在西醫觀點中,可能與血管收縮擴張、過敏反應或自律神經失調有關;而在中醫角度,則更重視「正氣不足」與「外邪侵襲」之間的平衡。 -
秋分節氣到! 中醫:百合蓮子湯助養陰潤肺、緩解秋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11秋分之際,涼飆起夕,閑境入幽情。秋分是24個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代表這1年已經過了3/4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晝夜幾乎等長,在這之後,北半球白天逐漸縮短,黑夜逐漸加長,氣溫也會隨之下降。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點,既有秋高氣爽的舒適,也開始出現「燥」的特質。 -
喝薑茶緩解痛經?中醫:寒凝型有用 其他越喝恐越上火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2641「你是不是吃太多冰的,月經才亂掉?」「多喝薑茶暖暖子宮,就不會經痛了!」這些話,你是不是也常聽見?月經不順、經痛、週期紊亂,一直以來困擾著不少女性。但只要一提到月經異常,長輩們往往歸咎於「宮寒」,於是薑湯、熱敷、不吃冰就成了標準對策。但問題真的是這麼單純嗎?中醫到底是怎麼看待月經不調的呢?今天帶你一起來逐一破解這些常見的婦科迷思,幫助每位女性找回身體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