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個人化醫療
-
醫療大數據跨界跨業合作 迎接精準醫療新時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2近年來,政府大力扶持臺灣生技製藥及醫材產業這項因素,幾乎可以預期的是,生技醫療、長期照護產業將成為臺灣在本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而生技醫療產業如與大數據的結合,也將為資訊蒐集、分析及解讀未來實證醫學、遠距醫療照護及個人化醫療提供更廣泛應用及服務。 -
藥害救濟基金會15年有成 從救濟走向預防藥害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藥害救濟基金會陳昭姿董事長表示,基金會是在各界深切的期待之下誕生,15年來一直秉持兢兢業業的態度與專業的自我期許,以「讓藥品更安全,讓用藥更安心」為目標,對內守護國人用藥安全與用藥權益,對外勇於展現、分享我國藥害救濟制度與藥品安全監視的成果,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
基因缺損罹肺癌風險高 年輕不抽菸也要提防
癌症新知 / 肺癌3412肺癌歷來被視為無聲的疾病,尤其高達約八成五肺癌患者的非小細胞肺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高達七成病友發現時已是肺癌晚期,不僅不適合手術開刀,癌細胞甚至已發生轉移,造成死亡率始終高居不下。 -
幹細胞客製化視網膜 末期黃斑部視力有救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184臺北榮總醫研部基礎研究科主任邱士華指出,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十分之一罹患「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造成視網膜組織或色素細胞受損,這正是造成國內老人失明主因,行動極大不便,生活無法自理。
-
新觀念!類風濕性關節炎個人化醫療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17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相較於傳統的治療方式,個人化醫療強調了解病患間的差異性,因為遺傳、基因、免疫系統與環境間的交互影響,會使每個人罹病後的病況進展有所不同、對治療的反應也不一,透過新的生物技術進行檢測或評估,就能針對每個病患的個體化差異,有效且精確地調整治療策略,達到治療成效。 -
突發癲癇竟是腦瘤作祟 堅強求生重返舞台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843腦部腫瘤種類多且複雜,惡性腦瘤包含癌細胞,影響生命功能且致命性高,最常見的是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簡稱GBM),是極度惡性之腦瘤。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分院腦腫瘤神經外科魏國珍主任表示,約有4成患者屬於此惡性膠質瘤(malignant glioma)種類,其惡化速度快,預後普遍較差,且復發率極高,甚至有患者在復發之後3個月即過世,但近年來醫療不斷進步,藥物出現更多選擇,使存活期大幅延長至14-16個月。 -
全球之光!華人川崎氏症致病基因找到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231 -
基因定序解碼 癌症治療邁向個人化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