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個案
-
突發性耳聾錯過黃金期也別放棄! 把握治療痊癒的機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72李宏信醫師指出,治療突發性耳聾,除了使用類固醇抑制急性發炎症狀,來減少對神經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務必使用打通血路,增加血管暢通、減少膽固醇堆積其中;其次用藥促使血管擴充,增加血管通透作用,以血管營養劑滲入到內耳組織與聽神經細胞,就能促進加速聽力改善而恢復。 -
職場新鮮人睡前頻繁胸悶、呼吸不順! 竟是塵蟎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0820歲剛踏入職場的小美(化名),近幾個月來頻繁出現胸悶及呼吸不順的情況,尤其在睡前症狀更為明顯。起初她以為是工作壓力的緣故,但隨著症狀反覆發作,她開始懷疑是否與自己童年時期的氣喘有關,因此前往胸腔內科門診求診。經一系列檢查後,最後於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小美對塵蟎的過敏指數相當高,在更換床單、枕套,徹底清潔環境,並配合氣喘噴劑治療後,胸悶與呼吸不暢的問題便逐漸獲得改善。 -
不只有三高!傷口不易好、情緒差、失眠 恐因肥胖導致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047長期肥胖除了會導致三高、心血管疾病以外,對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也可能近在眼前!羅東博愛醫院醫學減重中心主任邱旭緯表示,曾有一名28歲的女性因腳踝扭傷久久不癒、小傷口不易癒合,才驚覺自己的肥胖已危害身體健康,下定決心減重。其實,像是失眠、易倦怠、情緒低落這些生活問題,雖不構成疾病,但也都有可能是因肥胖而衍生的症狀。 -
台大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 登上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065心臟移植手術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缺血時間,全球醫界極力縮短心臟缺血時間,台大醫院日前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研究團隊以葉克膜為靈感,打造移動式器官維護系統,讓離體心臟在移植過程中保持「跳動」,大幅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術後生活品質。此次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成果也榮登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 -
降低嬰兒猝死風險!5行為不要做 趴睡、枕頭都不安全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8871歲以下嬰兒因趴睡窒息的憾事時有所聞,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仍是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研究顯示,趴睡是SIDS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為了降低窒息與猝死的風險,建議1歲以下嬰兒應仰睡入眠,寶寶的安全比短暫的安穩更為重要。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照顧者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照顧1歲以下的寶寶除了應該避免上述5大NG行為以外,還應該注意餵奶時或剛喝完奶時,不要讓寶寶立即躺平或趴睡於大人身上,以防溢奶、吐奶,提升窒息的風險。建議餵奶後輕拍背部幫助排氣,並隨時留意寶寶狀況。 -
術前注射止痛劑阻斷痠痛訊號 斷開疼痛記憶降術後痛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841名年逾7旬的長者腰腿痠痛、腳麻長達10年之久,痛到坐立難安、如廁卡關,就醫檢查後發現是腰椎滑脫壓迫神經導致劇痛,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考量到長期疼痛會在患者大腦留下記憶,影響復原進度,醫療團隊為其打造「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痛控制策略」,術前先注射止痛劑斷開疼痛記憶,再執行精準的微創手術,患者術後翌日即能自行下床行走,3個月後行動能力恢復如常,開心重拾含飴弄孫之樂。 -
賣家違法到府施打美容針 引發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重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90近年來,網路出現美容師到府施打肉毒桿菌毒素的廣告,價格低廉,但小心打出問題。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通報個案,北部40多歲女性於3月下旬網購含肉毒桿菌毒素的美容針,賣家到府協助注射,不料引發呼吸困難,緊急就醫,一度收治加護病房。 -
越南麻疹疫情燒 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均有越南旅遊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99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起麻疹群聚事件及2例境外移入麻疹個案。該起群聚感染事件為2名未滿1歲男嬰,皆曾於3月24日與境外移入個案有相同活動史,分別於4月3日及4月4日出現發燒、流鼻涕等症狀,經就醫採檢於4月11日確診,此為國內今(2025)年第2起境外移入個案致本土群聚事件。本起群聚事件累計確診3例,衛生單位已掌握2名男嬰相關接觸者共524名,預計監測至4月25日。另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中部1歲多男童及北部30多歲女性。2名個案均有越南旅遊史(分別至金甌省和富國島)返國後發病,經就醫通報檢驗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