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康風險
-
講座報名/守護銀髮健康 專家分享慢性病預防與新發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303蘇千田醫師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將於9月20日(六)下午,帶來專題講座「銀髮彩色人生 心臟腎臟代謝症候群的早期預防」,分享銀髮族常見慢性疾病的早期預防、對應策略與新發展。 -
久坐正在傷害你的腸道! 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66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型態的轉變,越來越多人成為「久坐族」。根據統計,台灣上班族平均每日坐著時間相當長,而在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普及,此趨勢更是持續增加。然而,看似無害的「久坐」習慣,可能正悄悄威脅著腸道健康。 -
精子是男性健康縮影 丹麥研究:總活動精子數高較長壽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4840近期,丹麥1項涵蓋逾7萬8千名男性、追蹤長達5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精液品質與壽命之間存在著高度相關性。其中,總活動精子數最高的1組男性,平均壽命比最低的1組多了約2.7年,顯示精液品質佳,壽命越長。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國際醫療總監林時羽醫師指出,這項研究顯示,男性不孕不單單只是生殖問題,而是反映男性整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精子品質,往往是男性健康狀態的縮影。 -
類鼻疽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 類鼻疽治療以抗生素為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15颱風過境,看似風雨停歇、積水消退,但健康風險並未隨之遠離。類鼻疽(Melioidosis)這個疾病名稱,在颱風季節後特別需要我們的關注。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國內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2例死亡,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
衛福部首度啟動無人機送藥! 孤島災區民眾用藥不中斷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981近日中南部地區因連日豪雨,部分鄉鎮出現道路坍方或中斷情形,導致部分山區與偏遠地區形成「交通孤島」,影響居民之日常補給與醫療服務,尤其可能發生藥物中斷情形,對於患有慢性病或急需藥物之病人,將有重大健康風險。當地衛生所人員不得不冒險涉水送藥,只為確保偏鄉居民慢性病藥物不中斷。面對災情,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第一時間指示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啟動無人機送藥可行性評估。 -
別上大麻的當! 成癮使多巴胺過度活化恐致精神分裂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96719歲的大一S生,因為反覆使用大麻數個月後,開始出現聽幻覺(彷彿有宇宙來的人聲和自己對話),被害妄想(感覺路人對自己不懷好意地指指點點),甚至也懷疑家人暗中對自己搞鬼,聯合起來對付自己,也因此一直想外出,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情緒易怒,行為躁動,態度多疑,不斷與人口言衝突。在家人積極勸說下,勉強同意去看醫生,診斷為大麻引發之精神病。
-
還在靠吞安眠藥對抗失眠? 食慾素新機轉提供不同選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839根據國健署2019年統計,國人睡眠障礙盛行率逼近4分之1,健保安眠藥申報量連年攀升,健保署申報資料,全台每年失眠用藥需求突破10億顆!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提醒,傳統助眠藥物雖能短暫改善睡眠,卻也潛藏依賴性、認知退化,甚至增加失智風險。如何安全、有效提升睡眠品質,已成為現代人不得不面對的健康課題。 -
解開身體密碼! WGS全基因檢測能預知未來健康風險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4831多數人對基因檢測的印象,仍停留在「看看有沒有遺傳疾病」。但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醫療技術部王松惠經理而言,這項檢測的意義,遠比想像中更深。擁有41年護理經驗的王松惠,談起進行全基因體定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檢查的契機時說道:「看見年邁的父母每天都服用一堆慢性病藥物,讓我經常思考,當我走到人生晚年階段,是否也會重蹈覆轍?」作為護理人員,她見過太多病人在「用藥」與「副作用」之間艱難拉鋸;而作為家人,也希望親人能比自己這一代更早看見自己的身體輪廓,不必走太多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