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傳統醫學
-
入冬三九貼驅除寒邪 但這些人不適合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152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穴位敷貼的1種,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 -
7成民眾不知感冒可看中醫 求診掌握632原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23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楊晉瑋表示,感冒求診可以掌握632的原則,比如半年(6個月)內有3次感冒,而且每次感冒症狀都超過2周以上,以中醫來講代表身體正氣不足,或者體力比較差。這樣的話其實可以用中藥來調理,中醫擅長「扶正祛邪」,透過中藥調理做一些正氣的輔助,減少反覆感冒的機會。 -
慈悲醫學喚醒臟腑平衡 提倡自癒五行養生法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6895星雲大師所推廣的「一筆字:一切為心造」理念,是謂透過寫書法調節心態,使情緒穩定,從中得到解脫。劉吉豐博士指出,醫學認為「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七情太過可使髒氣失調,而寫書法可調節心態,使情緒穩定,自然也能遠離自律神經失調,透過慈悲醫學的啟發,醒覺並真正喚醒自身身心甦醒的方式。並以全自癒五行養生法,來喚醒自律神經平衡。 -
鼻過敏好難受 中醫穴位敷貼治療不再猛打噴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2952歲郭小姐飽受鼻過敏之苦,幾乎每天一早起床就開始鼻塞、流鼻水,一旦天氣變冷,或者只要一接觸貓狗等寵物的毛,也會噴嚏連連,苦不堪言。 -
冬季乾冷皮膚變差 中醫:氣血充沛肌膚才健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70「冬天是皮膚的殺手」許堯欽說,就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寒與燥是傷害皮膚的兩大原因,天氣乾冷時,人體表皮層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失,以致血液循環減慢,降低皮脂腺與汗腺功能,水分與脂肪含量大減,皮膚就會變差。 -
病態性肥胖想減肥 胃縮小手術成功甩掉30公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371方文良指出,若體重過重或是肥胖,但還未到病態性肥胖程度,此時可透過運動處方、飲食控制,減少熱量攝取,加上針灸、穴道按摩來控制食慾,就能夠健康享瘦。 -
換季腸胃鬧情緒 大人小孩腹瀉問題專家來解答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6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暨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黃中瑀表示,以中醫角度而言,換季時節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中醫稱這種氣候不穩定的情況為四時不正之氣,四時不正之氣容易促使流行病的產生,尤其台灣氣候又較為潮溼,在中醫認為脾土惡濕(中醫將腸胃消化系統歸類在脾土)的觀念下,一旦天氣反覆不穩,再加上溼冷的環境就容易使人有腸胃不適、腹瀉等問題,特別是抵抗力較差的孩童與老人。 -
打破中醫自由心證說 機器把脈實現科學中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42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醫師說明,傳統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做為診斷疾病的方法,其中把脈問診,從古至今更是已沿用了兩千多年,是中醫治療不可或缺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