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反應
-
治療過敏性鼻炎 食藥署解析抗組織胺、鼻噴劑使用法則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443食藥署表示,第1代抗組織胺具有嗜睡副作用,民眾服用前要特別小心,鼻噴劑則依照成分不同,藥物機轉與作用也不一樣,民眾使用藥前品最好聽從醫師或藥師建議,才能安全又有效。 -
小心黴漿菌感染! 「行走的肺炎」久咳發燒卻行動自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01黴漿菌肺炎是種呼吸道傳染疾病,患者症狀不一,可能會有感冒、咳嗽、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且咳痰時顏色呈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示警,黴漿菌肺炎主要透過飛沫傳播,但跟一般肺炎不同的是,許多病人即使發燒仍保有活動力,因此常延誤治療。 -
4機場定點監測自願採檢 羅一鈞:尚未驗出肺炎黴漿菌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310中國爆發大規模呼吸道疾病疫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11月26日起,於台北、桃園、台中及高雄等國際機場實施「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針對中港澳入境有症狀(類流感)的旅客篩檢17種病毒及4種細菌,首4日採檢38人,至少21人陽性反應,13例為流感病毒,尚未發現黴漿菌。 -
國衛院最新發現! 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關鍵是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592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團隊,歷時10年的研究發現,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的 T淋巴細胞,會促使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因而誘發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此項研究已在今(2023)年11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 -
秋季急性蕁麻疹恐找上門 食藥署:忌搔抓可先冰敷止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77時序入秋,急性蕁麻疹也伺機而動,一旦接觸誘發因子,皮膚馬上出現許多疹塊,而且越抓越嚴重,該怎麼辦呢?食藥署說明,秋季溫、濕度變化大,皮膚容易乾燥敏感,一旦接觸過敏原,如蝦蟹、堅果、酒精、塵蹣、染髮劑等,就可能誘發急性蕁麻疹。當急性蕁麻疹發作時,人體免疫反應會釋放組織胺,造成血管擴張、組織腫脹,產生形狀不一的凸起疹塊,有些人甚至會有搔癢感。 -
最近特別累?B肝帶原罹肝癌 中國附醫多專科照護助陣
癌症新知 / 肝癌6694根據民國100年衛生福利部調查資料顯示,B肝帶原者中約4成會持續有肝炎發作的情形,此類病人有15至20%會發生肝硬化,之後發生肝癌機率會大大增加。賴學洲醫師也分享自身臨床經驗,因身體不適而至醫學中心就診的B肝帶原者,約2至3成被診斷為肝癌。有鑑於此,賴學洲醫師大力呼籲B肝帶原患者不可疏忽追蹤,且應關注身體異狀,如疲倦、食慾不振、腹部脹痛都是警訊,才有機會遠離肝癌威脅。 -
mRNA疫苗技術獲諾貝爾生醫獎 有助未來癌症疫苗發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423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
皮膚莫名覺得癢? 醫師解析:可能與缺乏這營養素有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11皮膚癢、紅腫就代表一定是碰到過敏原嗎?其實也可能是B群不足引起組織胺不耐,進一步造成無以名狀的癢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提醒,不少人認為皮膚癢、腸躁症、鼻塞等狀況與接觸過敏原有關,但其實也可能是身體營養素失衡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