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抑制劑
-
皮蛇長在臉上?! 罕見掉牙併下顎骨壞死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401北醫附醫口腔顏面外科主治醫師黃暘凱表示,感染帶狀疱疹病毒,疱疹後神經痛、運動神經麻痺、視神經病變、失明、腦炎、皮膚鈣質沉著等為主要併發症;其他較少見的「顎顏面併發症」,如牙齒發育異常、顏面疤痕、牙周炎、牙髓鈣化、牙根尖病變及牙根吸收等為「發育性變異」。而林先生案例因帶狀皰疹造成牙齒脫落及下顎骨壞死的情況實屬相當罕見。
-
腸道健康差 當心免疫疾病上身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022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醫師表示,這名患者進行過敏原檢測後,發現他對牛肉、麥類等食材都會產生過敏反應,靠免疫抑制劑治療僅能暫時控制症狀,於是針對過敏原擬定了適合的「飲食輪替法」,從飲食中避開多項過敏原,並搭配魚油、個人化營養處方,幫助修復腸道健康。 -
結核病治癒非免疫 再感染率為常人8.7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11生策會結核病研究團隊公布一項分析報告,追蹤國內健保資料庫長達15年共18萬人的就醫資料,結果證實,結核病換痊癒後並非終身免疫,不但如此,患者再次感染結核病的風險還是一般常人的8.7倍。
-
冬季乾眼症 電暖器除濕機是元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02眼科醫師吳怡頡表示,乾眼症患者在冬天明顯暴增四成,許多患者使用電暖器,睡覺時也開著電暖器,有時一起使用電暖器、除濕機,讓室內氣溫上升與濕度下降,就容易造成乾眼症發生,女性患者比男性多三倍。 -
小兒腳痛未必生長痛 恐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37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江伯倫表示,特發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於16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早期症狀為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且好發於大關節,發炎時間通常超過6個星期以上。 -
老婦頭暈險休克 血小板僅常人7.5%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13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柯萬盛醫師表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攻擊體內的血小板,導致血小板大量減少、影響凝血功能。嚴重者,體內可能突然大量出血而致命。許奶奶因頭暈目眩的症狀到醫院診治,才發現是因為腸胃道出血導致嚴重性貧血,經醫院的妥善診治,許奶奶目前的狀況已趨於穩定。 -
修格連氏乾燥症患者 罹癌風險增加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42翁孟玉醫師說明,「修格連氏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會攻擊外分泌腺體,如唾液腺、淚腺,以致感覺嘴巴與眼睛乾燥,少數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導致間質性肺炎、血管炎等症狀。 -
急性冠心症福音 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納健保給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71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教授解釋,冠狀動脈是心臟的主要血管,提供心臟收縮舒張所需的氧氣,若膽固醇等脂肪物質在內壁積聚,成為斑塊,造成血管狹窄硬化,阻礙血液正常流通,形成冠心症;或是當體力或心理壓力增加時,若血管急性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達10%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