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治療
-
罹患乳癌是健康警訊!休養或上班? 抗癌思維應全方位
癌症新知 / 乳癌4219台中56歲李小姐確診乳癌後,化療期間十分糾結「到底該好好休息,還是繼續工作?」不免會擔心癌症治療會人變得虛弱,這同時也是許多癌友的煩惱。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吳玉婷醫師指出,這個問題牽涉到更深層的思考:「乳癌治療是否真的讓身體更健康?」其實沒有唯一答案,必須依照癌友的身體狀態、工作性質與經濟條件而定,掌握乳癌治療不僅是腫瘤縮小,更是生活重啟的契機關鍵,李小姐在聽了醫師的建議決定調整生活習慣,專心對抗癌症! -
告別基因檢測! 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乳癌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84Trop-2是一種存在於癌細胞表面的特殊蛋白質,就像癌細胞的「標籤」,能讓藥物更精準地找到癌細胞。在乳癌細胞中,尤其是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Trop-2的表現量較正常細胞高很多。研究發現,Trop-2的高表現與腫瘤的生長、轉移及惡化密切相關。因此,Trop-2在乳癌治療領域備受關注,特別是針對難治的乳癌類型,成為開發新型乳癌藥物的理想目標。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1952國內《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雙法,預計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上路,台灣正站上亞洲再生醫療制度創建的關鍵轉捩點,台灣精準醫學學會(TPMS)特別於2025年8月2至3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為期2天的「再生醫療臨床試驗教育訓練課程」。此次課程同步引入FACT(Found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Cellular Therapy)制度規範,現場齊聚超過百位來自臨床、產業與政策領域的關鍵人士,實為制度與實務全面接軌的重要里程碑。 -
抗過敏藥成分有望成為抗癌藥 中正大學研究登國際期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013常用於改善皮膚過敏、搔癢、濕疹、蕁麻疹、昆蟲咬腫、季節性鼻炎的抗過敏藥物成分Cyproheptadine,竟有潛力成為抗癌藥物。中正大學跨校研究團隊歷時6年研究,發現常見抗過敏藥物「佩你安」(Cyproheptadine)可提升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辨識與攻擊力,展現其在抗癌治療上的潛力。 -
三陰性乳癌治療迎曙光 PARP抑制劑與免疫藥物納給付
癌症新知 / 乳癌1340753歲Amanda於2年前確診早期三陰性乳癌,儘管為早期,但惡性度偏高,5年內復發風險近3成。經醫師評估後建議,使用免疫藥物輔助治療,但費用超過200萬元,所幸她年輕時投保私人醫療險,大幅減輕經濟負擔。 -
中醫抗癌「增免減毒」 透過7階段治療進程提升修復力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7428癌症的產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表現失衡,而基因調控在中醫的觀點而言和「陰陽氣血的平衡」息息相關。透過體質調理可以校正此失衡,運用「扶正與祛邪」扭轉疾病帶來的影響。中醫治療癌症方面,視人為「整體」的觀點出發,針對不同的階段給予合適的處方調理,以降低疾病不適感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中醫師賴睿昕根據治療進程的不同,將癌症治療過程分為初診斷、手術前後、化療、放療、標靶、追蹤期等。 -
讓免疫細胞「挨餓」! 營養調控可增強對癌細胞攻擊力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2808林口長庚醫研部主任楊皇煜說明,免疫細胞具備代謝適應能力,研究團隊找到特定養分「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該成分可以激化免疫細胞活性。「天門冬醯胺」對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來說,均是重要養分,研究發現,如果限制天門冬醯胺供應,讓免疫細胞處於天門冬醯胺缺乏的環境時,將啟動免疫細胞的代謝適應機制,讓CD8+ T細胞(殺手T細胞)變得更強,更具攻擊力,在體外培養實驗中發現,此時抗腫瘤激素釋放增加10倍,大幅提高抗癌能力。 -
晚期膽道癌及晚期肝癌免疫治療健保給付 減輕癌友負擔
癌症新知 / 肝癌1230070歲婦女患有肝炎,且腎臟功能不佳,健康檢查報告顯示,肝癌指數飆破10萬,緊急就醫,確診為晚期肝癌,腫瘤已達9公分,壓迫右側門靜脈,導致血流受阻,危及生命。在醫師評估及建議下第1線使用「雙免疫治療」,腫瘤縮小,肝癌指數下降至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