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療法
-
吃太燙也可能導致食道癌 晚期上消化道癌症治療新突破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9508消化道不適雖常見,但民眾卻時常忽略上消化道癌症的危險性,在台灣,每天竟有約10人會因食道癌及胃癌離世,年死亡人數更高達4千人! -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 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764「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40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70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較高,因此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但是患者的腎臟功能卻讓家屬很擔心。 -
治療鬼剃頭不只有類固醇可選 醫舉3案例分享新藥成效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6918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圓禿雖是常見疾病,但成因複雜、難以確定,以往不論病況輕重,皆採取類固醇治療,但長期下來效果有限,目前1款原用於關節炎及異位性濕疹的藥品已獲食藥署核准,可用於治療成人嚴重圓禿,約6成患者經過1年治療,可見明顯改善效果。 -
癌友門診治療可比照住院理賠? 壽險公會提出3點回絕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886壽險公會今(26)日發布新聞稿,強調「採融通理賠將違反契約精神,並影響多數既有保戶權益」,一旦放寬癌友門診治療可比照「住院」醫療理賠,將擴及全體醫療險保戶,恐造成繼防疫保單之後的再一次亂象,影響保險公司財務能力,危及其經營的穩健性。 -
2025年醫療量能拉「緊」報! 醫院數位轉型勢不可擋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662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青壯年勞動人口紅利更將於2028年邁向終點,面對醫療照護需求有增無減的態勢,醫療資源量能卻已出現「緊」報!醫院如何落實數位轉型迎難而上,已是社會及醫界當務之急的命題!為加速支持醫院轉型成功,臺灣阿斯特捷利康(簡稱臺灣AZ)扮演策略合作夥伴的要角,致力於協助醫療院所引進數位系統工具,並促進產官學界交流分享。 -
8月新制!免費心理諮商、管制藥新規 亂丟垃圾3千6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314今天是8月1日,有部分新制將在這天上路。其中最多人會用到的,是「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30歲以下的青少年與青年們,將可使用3次免費的心理諮商資源,藉以增加相關資源的可近性,及早接住所有人。另外行政院環保署也針對免洗餐具進行管制,以達到減塑的目標。 -
「次世代基因定序」明年納健保給付 肺癌、乳癌先適用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799精準個人化醫療已成癌症治療最新趨勢,一次檢測多基因的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可找到藥物對應的基因突變位點,做到真正的對症下藥,目前癌友需自費10幾萬元篩檢。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底提出給付方案,最快明年第2季就會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入健保。 -
美核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適合早期病患、副作用應留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19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於2023年7月日全面批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又稱失智症)新藥「Leqembi」,這是首款已證明具有減緩病情發展療效的藥物。我國食藥署表示,該藥廠已於6月中旬申請銜接性試驗評估,如採加速審查,有望在2025年在台核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