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細胞
-
每3秒就有1人罹失智症 台研究團隊找出關鍵基因CCL5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71記不住,也想不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當身邊至親無法做自己,無法記得我們的時候,該如何面對?讓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以失智症患者視角帶領觀眾面對失序與混亂的輪迴,東西影視圈許多出色作品皆在刻畫失智症的視角與周邊親人的世界變化,也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起熱議。 -
網傳發燒不能吃這些? 專家糾正:問題根本放錯重點!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565食藥署表示,發燒是一種症狀,並非病因,應該找出瞭解導致發燒的原因,再者,食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功能,更不可能在發燒時,吃了哪些食物,就會讓病情惡化。如果發燒39.5℃以上、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年齡3個月以下的幼兒或兒童發燒伴有抽搐、活動力不佳、持續性劇烈嘔吐或異常哭鬧等,務必緊急就醫。 -
紅棗、黑棗差在哪? 中醫師詳解「各別功效」別吃錯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62中醫師陳旺全指出,無論是紅棗或黑棗,在中醫的分科裡都屬於大棗類,是鼠李科植物棗的果實,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產地不同、加工方式不同,但營養價值幾乎完全一樣;一般來說,大棗曬乾後就成為紅棗,而黑棗則是經過低溫烘培過後,令果皮顏色較深而稱為黑棗。 -
新冠疫苗效果吵不停? 義大利研究發現肥胖者效力減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47研究在接種第2劑疫苗7天之後,對248名醫護人員進行測試,結果發現,正常BMI值的人COVID-19抗體濃度為325.8,而肥胖者的抗體濃度只有167.1。研究人員表示,由於肥胖者體內長期發炎,會使某些免疫反應減弱,包括影響T細胞的作用能力。 -
吃膩傳統年菜? 名醫私廚「減齡餐盤」吃出防護力!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637張大力院長致力於身心靈的健康,「健康身體是一切的根本」實踐與大力推廣醫食同源的理念,要如何「變美」?外在的改變與內在的健康結合能夠美的更長遠。近期更有鑒疾病防治預防的重要,不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共同探討與傳遞健康美的知識與價值。富含單寧酸的食物,含有抗氧化的物質,如香蕉、蘋果、莓果類的覆盆子、蔓越莓與冬季水果柿子、葡萄等適量攝取有益健康。 -
衛福部擬開放異體細胞治療 為腦急重症患者帶來福音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821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這次將透過修法來開放異體細胞治療,但提出申請的醫院必須說明相關人體臨床試驗之顯著療效,檢具國內外文獻報告,核准之後,始能執行。 -
出現吞嚥困難多已食道癌末期! 3個飲食惡習快改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347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食道癌盛行率排名第10。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侯明模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表示,食道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常會被輕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等到中後期出現明顯症狀時,如長期吞嚥困難,伴隨聲音沙啞時才就醫,通常為時已晚,因此食道癌的患者中,五年的存活率幾乎不到2成。 -
肺動脈高壓又稱心臟癌症 未治療5年存活率比大腸癌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94因呼吸困難,必須使用氧氣管、在家休養,而因為氧氣管最長僅6米,林小姐笑稱自己是「6米女孩」。目前林小姐穩定治療,回想起過去自己過馬路時,走太慢而被按喇叭、遭白眼,當時以為腿短、年紀大了,確診為肺動脈高壓後,才知走路慢為症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