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視鏡檢查
-
長期鼻塞、流鼻血 恐鼻咽癌徵兆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90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部主任朱永祥醫師說明,兩位少年患者就診時,主要症狀是耳朵悶、頭痛與頸部腫塊,經鼻咽內視鏡檢查,發現疑似腫瘤後,立刻給予切片,確診為鼻咽癌,立即安排放射化學治療。 -
打嗝不止一個月 原來腦袋長腫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6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醫師表示,這名患者身體健康狀況一向良好,出現打嗝時,她母親以為只是工作太勞累而引起,還做了許多燉補食物給女兒進補,但症狀卻持續惡化,甚至出現手腳無力、走路不穩等情形。
-
長期腹瀉別輕忽 當心慢性腸炎克隆氏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9好發青少年與青壯年的克隆氏症,目前病因不明,醫學界認為,可能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免疫系統及遺傳因子有關,因為若這些因子的不平衡,則會造成腸道長期發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醫師表示,儘管克隆氏症就診率高,但因早期症狀不典型難以確診,常被當成大腸急躁症、腸胃炎等其他疾病,還有患者因長期血便,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
北榮內視鏡中心成立 確保病人免感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5現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成立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可以針對包括腸、胃方面的早期癌症,或是胃食道問題進行診治;整合了胃鏡、大腸鏡、食道鏡及支氣管鏡等內視鏡的檢查,成立了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對於有此方面需要的民眾來說,相當便利。 -
食道卡異物狀況多 小心食道穿孔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37大部份的異物,X光片看不出,衛生署台南醫院謝政憲醫師指出,須根據臨床症狀來建議患者觀察或應接受後續檢查,如果需要做胃鏡或因食道穿孔需要開刀,患者至少需禁食6到8小時以避免檢查或手術中嘔吐導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更重要的是,若異物已嵌入食道,繼續進食不但無助於異物的排出,反而會刺激食道蠕動,增加穿孔及嚴重裂傷的危險性,甚至導致死亡。 -
小腸出血診治新利器 單氣囊輔助小腸鏡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67在成人,小腸的長度約有六公尺長,上下連接著胃跟大腸,一般的胃鏡及大腸鏡的長度並無法到達小腸的深部,一旦小腸發生問題,不管是要診斷或治療都很困難。所以小腸以往是腸胃道內視鏡檢查的禁區,以致於小腸疾病一向是腸胃道疾病中診治的盲點。小腸出血雖然只佔腸胃道出血的5%,但診斷與治療的不易,常造成病人的痛苦及臨床醫師治療上的困擾。 -
蟑螂幼蟲入侵耳道!引起陣發性耳鳴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15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周家儀表示,活生生的幼蟲棲息在耳道內長達三天,卻只有耳鳴症狀的例子屬於少見。由於該蟲外觀呈現乳白色,尾端還有一條長長的觸鬚,身長約0.9公分,一度懷疑是長大的書蟲,所幸經由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唐立正的辨別,才得知原來是一隻剛脫殼,外觀尚未變成咖啡色的蟑螂小幼蟲。 -
頭痛眼眶腫痛 急性鼻竇炎併發眼眶膿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