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視鏡檢查
-
健保多項藥品放寬使用 造福兒少病患與消化性潰瘍患者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03在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多項給付規定擴增案,包括含pimecrolimus成分藥品給付規定放寬使用部位、放寬曾有消化性潰瘍而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病人或屬易出血體質患者,可使用每日藥費6.5元以下之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以及曾證實有上消化道潰瘍而因其他疾病需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不須再經消化系專科醫師確認,得使用消化性潰瘍用藥。 -
慢性鼻竇炎嚴重恐導致失明 微創手術納入健保造福患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64鼻竇結構有分為上頷竇(兩側臉頰處)、篩竇(兩眼之間)、額竇(前額眉間周圍處)、蝶竇(鼻腔後上方位置),當鼻竇內有發生發炎反應則稱之為鼻竇炎。有許多因素會造成慢性鼻竇炎,包括鼻腔鼻竇內結構異常、過敏性鼻炎、抽菸、環境空氣汙染、感染、免疫功能缺乏/自體免疫疾病、異物、胃酸逆流疾病、遺傳性疾病等。 -
長期打鼾併嗅覺異常 上呼吸道重建找回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268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及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說明,呼吸道嗅覺神經位於鼻內上方最深處,約腦底殼的位置,稱為「嗅覺本體」,當嗅覺本體裡的神經細胞穿過篩板及篩竇,分布到嗅覺區域,嗅覺分子經由空氣刺激這些神經,傳送到鼻內才能聞到味道,這是嗅覺反應。倘若嗅覺失靈,必須找出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
武俠導演張鵬翼因胃癌病逝 胃癌8成是胃幽門桿菌患者
癌症新知 / 胃癌354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胃癌好發於50歲以上年齡族群,男性居多,且年長者罹患萎縮性胃炎機率較高,而萎縮性胃炎被認為與胃癌有關聯。因胃酸分泌量較少,當胃部黏膜發炎受損並且持續反覆進行,長久下來,胃腺體會逐漸消失或者被小腸型的上皮細胞所取代,導致萎縮性胃炎及小腸化生發生,後續也有很大的機率會進而發展成胃腺癌。 -
防疫解封健康不放鬆 國建署推4癌篩檢符合資格別錯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98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也指出面對所有癌症的正確態度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風險。 -
隱性缺氧vs.慢性缺氧 猝死案例可能與上呼吸道有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82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及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表示,氧氣須經由肺泡來交換,「隱性缺氧」因病毒造成肺部血栓,使肺泡功能遭到破壞,就失去氧氣交換功能,來得急又猛,又稱「肺栓塞型的猛爆性缺氧」;而「呼吸道慢性阻塞」或「打呼」是因為長時間呼吸道阻塞、氧氣交換功能不佳,是屬於一種「慢性缺氧」,長期不僅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罹患重度呼吸道阻塞的患者易有猝死風險,不容小覷。 -
你一口水吞整包藥嗎? 2個NG服藥習慣恐「食道潰瘍」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03部立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家洪弘昌醫師指出,藥物卡在食道是造成藥物性食道炎的主要原因,有些藥物例如四環黴素等抗生素、鐵劑、阿斯匹靈等止痛藥容易導致食道發炎或受損,膠囊類的藥物也容易黏著在食道壁上,且這些藥物對腸胃道有刺激性,若滯留在食道,容易造成發炎或潰瘍等傷害。 -
9成大腸癌由腺瘤性瘜肉演變! 「6大高風險群」愛注意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382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大腸癌約有90%是由腺瘤性瘜肉發展而成,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有機會找到大腸癌癌前病灶(腺瘤性瘜肉),檢查過程中並可同時切除,有效減少大腸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