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冠心病
-
你可能忽略的飲食真相 少鹽多鉀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49第一研究作者、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科學家Yuan Ma指出,先前的觀察性研究指出,不確定降低飲食中的鹽分,是否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根據全新的研究數據來看,應該可以消除這樣子的擔憂。 -
非阻塞性冠心病診斷不易 醫師曝4個常見病因及其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39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心臟醫學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說明,與阻塞性疾病一樣,胸痛或心絞痛是非阻塞性冠心病的常見症狀。這種胸痛通常發生在活動時或情緒緊張時,一旦活動或精神壓力結束,疼痛通常會消失,但有時候疼痛也會超過10分鐘或更長時間。而若是因冠狀動脈痙攣所引起的,通常就會在休息時引起胸痛,尤其是在入睡後及清晨時容易發生。其他症狀包括背部、手臂或下巴疼痛、呼吸困難、全身倦怠無力、頭暈、心悸等。 -
肉類怎麼吃才健康? 與加工肉距離越近心血管負擔越重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16研究的人數超過140萬人,追蹤時間大約30年,研究發現,每食用1.75盎司的牛肉、羊肉和豬肉,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9%;吃加工肉類食品則更糟,如培根、火腿或香腸等食品,每食用1.75盎司就會增加18%的心臟病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雜誌)。 -
抽取一滴血只要5C.C. 就可探知你有沒有這種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92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目前許多研究已證實如LDLR、PCSK9等基因,皆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息息相關。研究指出,如果父親或兄弟在55歲前,或是母親或姊妹在65歲前發生冠狀動脈疾病,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會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 -
鬆解枕下肌群緊繃、治療肩頸痠痛 「小扁針」成功救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0665歲的鄭先生,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數年前開始頸部僵硬,有抬頭及低頭的困難,頸部肌肉壓痛,連帶肩關節也緊繃,屈伸活動受限,時常頭暈頭痛,晚上難入眠,也睡得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進而求助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經診察後發現,鄭先生枕下肌群緊繃,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沾黏,每周施以1次小扁針療法,搭配服用舒筋活絡的科學中藥,3周後肩頸部緊繃痠痛明顯改善,疲累感減輕許多,已經不會頭暈頭痛,晚上睡得比較安穩,日常生活品質得到提升。 -
3級警戒運動須佩戴口罩會缺氧昏倒? 醫師指出2大前提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524小陳每天下班後會去河濱公園跑步,面對新冠疫情3級警戒,偶爾還是會戴上口罩出門運動,但是隨著天氣日漸炎熱,戴著口罩跑步實在不舒服,上個月還有民眾戴口罩夜跑昏倒的新聞,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防止戴口罩運動又不會缺氧昏倒? -
「雅脂妥膜衣錠」預防性回收 傳印度原料藥不純物超標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676降血脂藥物「"優生"雅脂妥膜衣錠10毫克」,食藥署接獲廠商通報,印度購買原料藥,在他國傳出不純物超標,雖然在台灣檢驗安全合格,生產商優生製藥廠仍決定主性預防性,共計有12批共計200萬顆,須在5月7日前全面回收。 -
國健署推慢性病評估網站 簡單資料能測10年後罹病機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60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台灣慢性病風險評估」模型平台,賈淑麗代理署長表示,這項國人罹病預警系統係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運用1993至199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並串聯1,350萬筆健保資料,讓國人預測罹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