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冬瓜
-
換季鼻過敏又犯了? 中醫師推4類型療法和日常7大保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30近日北部陰雨綿綿,氣溫驟降,代表著秋季的到來,白天時間逐漸縮短,陽光照射時間變少,同時降雨明顯增多,濕度提高,天氣變得濕冷潮濕。此時的氣候轉變顯著,早晚溫差大,許多民眾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又稱為「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有打噴嚏、鼻塞、鼻水流不停、鼻水倒流等情形。 -
耳鳴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中醫診斷分4種型態辯證論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70耳鳴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之一,聲音可能如「嗡嗡」、「蟬鳴」、「流水」,安靜時特別明顯,甚至影響睡眠與情緒。徐瑋憶中醫師表示「耳為腎之竅」,耳鳴不只是耳部問題,而是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衡的反映,常與腎、肝、脾三臟相關。 -
「鏟子超人」辛苦了! 中醫推防中暑和緩解肌痛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646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而受災,來自各地的「鏟子超人」紛紛湧入協助清理和復原工作。但天氣炎熱,長時間進行鏟除沙泥與搬運重物,可能出現「中暑甚至熱衰竭或肌肉酸痛甚至橫紋肌溶解症」等不舒服情況。讓我們從中醫視角提供一些自我預防或症狀處理小撇步,希望這些前線英雄及居民能好好照顧身體,更安全地投入救災。 -
營養師曝「這菜」CP值最高 冷凍蔬菜營養不輸新鮮貨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991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頻繁發生,颱風豪雨對農業的衝擊也越來越嚴重。今年8月接連的丹娜絲颱風及豪雨,再加上楊柳颱風,重創台灣蔬菜產區,菜價應聲飆漲。根據台北市果菜市場最新數據,葉菜類每公斤已達100元,韭菜、芹菜來到200元,青蔥更喊出500元的天價。 -
慢性疲勞等於體虛?是身體在求救 3大診斷條件需留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311名30歲從事夜班工作的男性因長期作息顛倒、壓力大、飲食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體重逐漸上升,並長期感到疲倦。工作數年後,近日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肝指數飆升至100,雖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等,但卻有中度脂肪肝的問題。經過尋求中醫協助,配合治療及調整生活習慣,如:少吃重鹹、睡前3小時不進食等,疲倦感已明顯改善。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戒酒與減重,讓身體更輕鬆與舒適。 -
夏天待冷氣房不出汗? 中醫曝體內溼氣重減少流汗後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079鄭愛蓮醫師解釋,正常情況下皮膚出汗不會癢,然而,皮膚病患出汗則會增加搔癢感,簡言之,是因為體內五臟六腑代謝濕氣的能力失衡,未從正常排泄的管道排出,反而從皮膚毛細孔排出這些體內的濕氣,雖然待在冷氣房內能避免出汗減少搔抓,但仍然必須適度排汗,才能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濕氣。 -
夏天降火氣食物清熱退火! 韓星愛喝「西瓜烏龍」爆紅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8139隨著氣溫攀升,身體也容易悄悄「上火」──舉凡嘴破、長痘、喉嚨痛、失眠等,都可能是體內過熱的警訊。那麼,火氣大該怎麼辦?吃什麼、喝什麼最有效?本文為您整理網友熱議的「降火氣飲食」,從日常蔬果到涼補湯品,助您清熱退火,輕鬆擺脫火氣大的困擾!《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降火氣飲食」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降火氣食物有哪些。 -
小暑到熱浪來襲!4症狀常上身 中醫推1茶飲3穴位舒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443「小暑」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俗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描繪了此時氣溫節節攀升的特點,還有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表示這個時節又濕又熱,彷彿置身蒸籠般的感受。「暑」代表炎熱,而「小暑」意味著天氣開始進入真正的盛夏,但尚未到最熱的時候(最熱為「大暑」)。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日照時間較長,導致氣溫高、濕氣重,容易形成「暑濕夾雜」的氣候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