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初一
-
愛滋器捐解禁 親屬可捐器官給感染者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82至於愛滋病感染者屍體器官捐贈,仍需依現行規定、仍屬於受贈者禁忌症。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王宗曦指出,目前國內器官捐贈例數每年僅200餘人,得來不易。未來修法,將考慮開放讓愛滋感染者的器官,可捐贈給同為愛滋感染者的等候者。 -
春節類流感病毒發威 腸胃炎急診人數創新高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46周志浩依據統計指出,初一當天因類流感至急診就醫的人數為7200人,初二為9300人,初三9000人,初四4100人。至於急性腸胃炎 初一則有3300人至急診就醫,初二3600人,初三3900人,初四2600人。 -
酷愛吃冰 外食族下半身易肥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30至於午餐因看診緣故,習慣在下午一點到一點半吃,會吃點肉或青菜,但吃不多。李醫師提到,自己年輕時吃得多,六十歲後,食量適度減少,將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但沒有另外吃點心或下午茶的習慣。 -
諾羅病毒發威 大年初二全民「腹瀉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31國內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原本就是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每逢春節連假期間,各大醫院急診室腹瀉就診人數就暴增。疾管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表示,今年除夕到年初八(2月9日至17日),因腹瀉就診人次比例平均10.12%,約每10名患者當中就有一人因腹瀉就診。 -
健康年菜》年年有「魚」 遠離三高更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110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陳冠蓉營養師表示,雖然豆、魚、肉、蛋、牛奶等,都是高生理價的蛋白質,但是因魚類含有極低的結締組織(只佔蛋白質總量3-5%),且肌纖維構造較短,較嫩滑爽口,易於消化吸收,對於兒童、長輩或是咀嚼不良的人來說,是較容易獲得的蛋白質。 -
年菜上桌》年菜大改造 剩菜搖身變新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47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特別敎導婆婆媽媽大顯身手,將年菜大改造,讓剩菜搖身一變成為營養美味的創意菜餚,將年節剩菜料理,巧妙轉為必「勝」新菜色。北醫附醫營養師李青蓉表示,將隔餐年菜「整形」無須花大錢,只須透過創意巧思,將剩菜加上一些新的食材、配料或施以不同的烹調方法,就可以將隔餐年菜改頭換面變成一道全新菜餚。
-
北市立聯合醫院 農曆春節除夕至初二停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明年農曆春節接連九天假期,民眾在規劃假日活動之餘,也別忘了掌握醫院看診的相關資訊。 -
轉骨男女大不同 中醫調理有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597「我家的孩子都長不高,令人擔心,可以吃轉骨配方嗎?」常有心焦的媽媽帶著孩子到中醫門診諮詢這一類的問題。所謂的「轉骨」指的是以前農業社會飲食清淡,一個月可能只有初一、十五拜拜時才可以吃到兩次肉,所以在小朋友生長發育時需要較多的動物性蛋白質補充營養,希望讓孩子有足夠營養長大,這就是轉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