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北醫大
-
脂肪也有好壞之分 北醫大發現「壞轉好」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9104人體內的脂肪也有好壞之分。根據研究,分布在皮下和內臟的「白色脂肪」,容易累積進而造成肥胖,至於「棕色脂肪」則是好脂肪,可消耗能量。國內研究發現,化合物ST32da可將導致肥胖的白色脂肪,轉化為容易燃燒代謝的棕色脂肪,除了有助於體重控制,也能改善脂肪肝,更可抑制肝發炎指數及肥胖造成的糖尿病。 -
北醫大幹細胞研究 破解癌幹細胞訊息傳遞之謎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罹患癌症,已經相當不幸,如果被驗出癌幹細胞,那情況更佳不堪。癌幹細胞是一群細胞數極少、處休眠期、且具高抗藥性與癌症轉移能力的細胞,它不需要氧氣就能存活,一般能生存於後期較大固體腫瘤內部深處缺氧的惡劣環境,一旦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或出現發炎反應、病毒感染等,就會伺機而動。 -
PM2.5影響睡眠品質 穿戴式裝置監測可提早預警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11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皆指出,空氣污染物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肺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有關。最新研究更顯示,職場中暴露細粒徑懸浮微粒會顯著降低員工的肺功能與尿液中的血清素濃度,而血清素正是睡眠循環重要的調節因子,其濃度過度被抑制會影響睡眠周期,進而引起失眠、憂鬱症等症狀。
-
國內廠商研發聲控床 智慧輔具供脊髓傷者體驗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85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陳適卿指出,國內脊髓損傷患者平均每年新增約1,500人,而在脊髓損傷患者中,有六成九的比例為下半身癱瘓,三成一比例為四肢癱瘓;許多患者不僅必須聘請看護協助生活起居,還得花錢購買國外進口的輔具,經濟壓力也是重擔。事實上,國內有許多廠商投入研發智慧輔助科技產品,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價格也相對友善。
-
北醫開發創新APP 助癮君子第一次戒煙就上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536吸菸容易,戒菸難。據統計,高達八成的戒菸者,半年後會再度成為「癮君子」。為讓臺灣的戒菸成功率從20%提高到40%,今年取得臺灣永久居留證「梅花卡」的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外籍助理教授雪必兒(Shabbir Syed Abdul)展開跨國研究。 -
智慧醫療服務結合物聯網 打造零距離居家照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80北醫大學副校長吳介信表示,北醫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是全國第一家以醫療大數據為核心的研究中心,整合大數據的文字聲音影像,建立分析判斷預測模型,協助健康力在智慧醫療方面,提供民眾最有效精確的醫療諮詢與服務。 -
醫療結合穿戴式裝置 避免急診暴力憾事發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79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6年急診室通報暴力事件達294件,其中1/3皆為酒醉鬧事引起,而酒醉民眾的醫療照護,也因為當事者的情緒問題,導致評估困難。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指出,急診室常見酒醉民眾與醫護人員發生衝突,不僅傷及醫護人員,也影響其它患者的就醫權益。 -
美食當前先拍照 營養師APP幫你健康把關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958北醫大保健營養學系主任謝榮鴻表示,許多人做完健檢後拿到報告,看到血壓、血糖等欄位出現紅字,雖然知道是個警訊,卻沒有積極改善。最後甚至演變成心血管疾病,還有人只算熱量,不看營養素,吃得再少油少鹽,也稱不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