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即食食品
-
冬季病毒性腸胃炎爆發! 2025年首週腹瀉人次破15萬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26北市衛生局說明,急性腸胃炎的病因多半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其中又以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最為常見,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諾羅病毒感染,而5歲以下幼童腹瀉則常由輪狀病毒引起。 -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 感染途徑與症狀全解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938衛福部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疫調顯示,母親於懷孕期間,沒有旅遊史,但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生食,以及隔餐食品、即食食品,但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已經無法釐清可能感染源,母親、女嬰在住院2週後康復出院。 -
沙門氏桿菌是高風險微生物 一旦食物中毒恐腹瀉、高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18食藥署2010至2022年統計顯示,國內因沙門氏桿菌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平均約17件/年,像是高雄曾在2023年7月發生,民眾因食用知名老店冰品而集體感染沙門氏桿菌的案例;桃園市中壢忠貞市場則曾在2023年8月發生,民眾因食用越南法國麵包而感染沙門氏桿菌,顯示沙門氏桿菌為引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微生物。 -
桃園越南法國麵包中毒案 食藥署驗出2種菌通報514人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34近日桃園市發生知名的越南法國麵包攤商之顧客有集體食物中毒狀況,不少人吃下後上吐下瀉甚至住院。食藥署表示,15日止,累計通報的患者人數有514人;採集9件食品檢體,驗出沙門氏桿菌與仙人掌桿菌;22名患者中有12人的檢體有沙門氏桿菌。 -
食藥署「異國料理餐廳稽查專案」啟動 餐廳、攤商都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69桃園越南法國麵包的食物中毒案,統計到7日有近500人通報,食藥署聯合地方衛生局即日啟動「112年度異國料理餐廳稽查專案」,期望透過專案稽查的執行,以維護食品安全。 -
點鱈魚卻吃到大比目魚? 食藥署稽查多家連鎖名店違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49熱愛吃鐵板燒或牛排的民眾注意!食藥署公布鐵板燒暨排餐稽查專案執行結果,發現最多的違規是「鱈魚標示不符」餐飲業稽查發現有14家不合格,不乏知名連鎖店。食藥署提醒,「鱈形目」的魚種才可標示鱈魚。 -
超商沙拉驗出李斯特菌!高危族群要小心 注意感染症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98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國內食物中毒案例中,大部分屬於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相關的食物中毒並不常見。一般人感染李斯特菌,主要症狀為腹瀉、嘔吐,但孕婦感染後,可能引發菌血症,導致流產;免疫力低下者會出現敗血症、腦膜炎、器官衰竭。 -
台灣外銷美國金針菇驗出李斯特菌 顏宗海曝誤食嚴重性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01美國食品藥物監管局FDA公告,加州發現某批金針菇已遭李斯特菌感染,如是孕婦服用可能導致流產,新生兒可能產生皮膚病變,而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造成中樞系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