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受害者
-
為療癒目睹殺人和火災傷亡者 民團籲增進社工司法知能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26近日屏東明揚科技公司發生爆炸事故,在大火無情肆虐之下,造成9死112人輕重傷,此次事件可說是讓存活下來的被害者,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每逢火災或殺人案等社會事件發生時,常見地方政府透過「1案1社工」、「1案到底」的服務策略,陪伴被害者及其家屬,台灣司法社工學會表示,表面上用專責、專人服務每個家庭,暫時維穩風險與安定人心,但每個受害家庭需要的豈止是「1個人的短期服務」?國家應更加重視司法社會工作,用專業為被害者提供支持。 -
「煤氣燈效應」心理操控及虐待 發現3大警訊及時求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36大家應該還記得這個曾席捲網路圈的熱議話題:王力宏前妻李靚蕾,驚爆自己遭受「煤氣燈效應」,而這個名詞並非新穎的事物,早在被李靚蕾提出前,就有不少男女為此所害。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提醒民眾,快檢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有沒有出現警示狀況。 -
性影像申訴案暴增5倍! 88%受害者為18到35歲成年人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369衛福部今(14)日表示,為落實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13條關於性影像限制瀏覽或移除規定,衛生福利部於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施行細則定明,中央主管機關得知網頁資料涉有性侵害、未經他人同意攝錄、未經他人同意散布性影像、製作不實性影像等犯罪嫌疑情事,應通知網際網路平台業者並副知地方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應令平台業者於期限內限制瀏覽或移除犯罪有關網頁資料,同時保留犯罪資料180日供檢警單位調查偵辦,未遵守者,將依法處以行政罰鍰,最重可對業者「封網」。 -
性騷止步!《性騷擾防制法》修正草案通過 5重點1次看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003有鑒於近期性騷擾事件頻傳,為展現社會對於性騷擾零容忍的共識,及支持、保護受害者,建立有效、友善、可信賴的性騷擾防治處理機制,行政院跨部會修法,並於今(13)日院會通過衛生福利部擬具的「性騷擾防治法」修正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 -
兒盟:5兒少有1人遭網路詐騙 曾被網友「騙色」更難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56戶外連日高溫,在室內吹冷氣、滑手機上網,已成為現在青少年最常見的娛樂。然兒福聯盟希望家長注意,今年兒少上網時間比疫情前多5小時,且每5人就有1人曾遭詐騙,甚至有2成左右的兒少險掉入「騙色」陷阱!兒盟建議家長可以與兒少共同設立「螢幕時間上限」,教導網路使用觀念,同時籲政府成立專責單位,參考英國網路安全委員會,建立跨域整合政府、執法單位、企業及第3方部門的機制,全面性保障兒少網路安全。 -
巴比妥檢驗「質譜法」是什麼? 專家解答4大常見疑惑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0新北幼兒園餵藥事件延燒全台!繼汐止也有家長反應小孩驗出苯二氮平類,19日再爆出高雄市有4名醫師涉違規開藥,導致上百名患者吃到「苯巴比妥」,受害者年齡最小包括2歲以下幼兒,目前將相關醫師處以勒令停業,重罰11至30萬元不等。面對家長的集體恐慌,到底該不該帶孩子去檢驗? -
被性騷擾如何自救?捍衛女性自身權益 4招拒絕性騷擾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095近期性騷擾事件頻頻曝光,不僅政壇及演藝界受波及,在1位又1位曾經的受害者出面揭露之下,更讓社會大眾意識到性騷擾事件可能在校園、職場、體壇等各種環境上演。性騷擾常常在不知不覺間、發生在我們毫無防備時,因此許多人當下常會感到措手不及,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應對;本次我們便整理了4個遇到性騷擾時可以採取的措施和行動,一起來看看面臨類似事情時你可以怎麼做吧! -
炎亞綸疑涉外流未成年私密影片! 受害者該如何處理?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66近期#Metoo事件風起雲湧,除了資深藝人黃子佼被女性部落客控訴在未成年時期強拍裸照,現在更爆出:藝人炎亞綸在網紅「耀樂」未成年時期曾在未經允許下拍攝私密影片,而該影片外流,造成耀樂二次傷害。律師認為炎亞綸恐已觸犯《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可能被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時倘若自己或身邊親友遇上類似情形,該怎麼做?衛福部保護司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