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齒不清
-
衛福部推中風口訣 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5衛生福利部推動中風口訣「臨微不亂送醫FAST」:「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ARM)。「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FACE)。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 -
小腦萎縮症10大症狀不可輕忽 中西醫治療觀點有差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300年近半百的華裔外籍機師1年前開始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不論坐著或站著均感不適,走路也容易搖晃,工作先辦理停飛後而不得不離職,初期醫師皆朝內耳不平衡的梅尼爾氏症進行治療,仍然無法見效。後來前往大型醫院接受血液、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由於西醫只能進行保守治療,患者後來轉求中醫治療,起先必須由家人攙扶前來,治療2個月後頭暈現象已大幅改善,還能自行開車前來診所就醫。 -
頻頻頭痛擾生活 可能是大腦危險示警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25頭痛症狀單純,但成因卻異常複雜,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青芳說明,引發頭痛的2大原因為「真的危險示警」、「警報器故障或過於敏感」,前者為顱內構造異常,包含顱內腫瘤、腦部創傷出血、腦膿瘍、腦部動靜脈畸形等。不過有時只是黃色警告,提醒身心過於勞累該休息了,這類患者以原發性頭痛為主,包含偏頭痛,緊張型頭痛等。 -
喝酒搏感情? 醫師奉勸滴酒不沾才是上策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1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彥君指出,大家平常喜歡喝酒,卻忽略了酒精帶來的傷害和風險,之前就發生過「賓客狂灌新郎猝死」、「酒商業務徹夜喝酒,疑喝酒過量猝死」、「大學生被灌酒猝死」等悲劇,但許多人還是認為,喝一點沒關係。 -
前額撞傷腫成獨角獸 原來是局部組織增生脂肪瘤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106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指出,皮膚在受到撞擊後,常會出現瘀血、局部腫脹,如果沒有傷口,許多人常置之不理,但很可能造成局部組織增生,進而形成良性腫瘤。 -
漸凍人照護中心 整合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醫療需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0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於民國95年10月15日,在邱文祥院長鼎力支持下,由黃啟訓主任成立亞洲第1個漸凍人的專責照護中心「祈翔病房」,結合專業醫護團隊照顧這群醫療弱勢的病人。病房成立至今,累積了許多漸凍人特殊照護的經驗,而病房醫護團隊仍定期進行在職訓練,以提供更好的照護服務。 -
長輩口齒不清、肢體偏癱 恐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553對於老年人來說冬天是腦中風的高風險時期,72歲的李奶奶就是個例子,李奶奶退休後在醫院當志工,平日身體硬朗,日前她出門時,突然覺得左側手腳無力,講話也含糊不清,急忙跟朋友求救,被送至急診,確診為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
三高族群年輕化 早晚量血壓防中風突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09近日強烈冷氣團報到,氣溫下探10度,天氣冷、溫差大正是中風的好發季節,羅東博愛醫院在去年12月初接獲2名未滿30歲年輕男性因中風而送醫的案例,醫師提醒,近來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不佳,中風已非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亦有可能遭中風突襲,定期量血壓是掌握身體狀況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