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吞嚥功能
-
吃太燙也可能導致食道癌 晚期上消化道癌症治療新突破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9508消化道不適雖常見,但民眾卻時常忽略上消化道癌症的危險性,在台灣,每天竟有約10人會因食道癌及胃癌離世,年死亡人數更高達4千人! -
中風後肢體痙攣、難吞嚥! 復健助恢復自理能力防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52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會出現手腕彎曲、肩膀內收等表現,主因在於中風後腦細胞受損導致無法控制肌肉,而增加失能嚴重度,若未積極復健及治療會使肌肉和關節僵硬。 -
老翁暴瘦21公斤竟是甲狀腺亢進所致 醫曝體重減輕原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70台中75歲張姓老翁近3個月來體重快速減輕,從原本76公斤暴瘦到55公斤,還變得虛弱無力且易喘,親友看他整個人「消風」,紛紛建議就醫檢查,老翁一度擔心得了不治之症,所幸抽血檢查發現「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偏低、「游離四碘甲狀腺素」(free T4)升高,揪出甲狀腺亢進才是體重減輕的真正原因。 -
過年小心腸胃炎與呼吸道感染! 醫師示警6大疾病徵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71據健保署統計,過年期間急診常見就醫原因包括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各式外傷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導致急性發作等,因為春節期間部分醫院門診休診,導致急診人次及候診時間相對平日,多出2至3倍以上。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章志榮醫師提醒民眾,歡度年節喜慶時光時也務必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適度的運動,避免長時間熬夜和過度疲勞,以確保身體和精神的健康。 -
中風8危險因子中3項要當心 別讓末梢血循障礙成導火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86中風又可分成阻塞型(缺血型)及出血型,多好發於老年人,桃園藝安復健科診所醫師李翊豪表示,阻塞型病因和血管粥狀硬化導致血液循環差,或高血壓長期不控制演變成血管病變有關;出血型也與高血壓有關,此外若有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腦部或血管疾病,也易引起血管出血造成中風。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因動脈畸形等病變發生中風。 -
《這一刻,得來不易》紀錄片 鼓勵罕病SMA病友別放棄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58為讓更多人認識SMA,且感謝大眾與健保對病友的支持,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推出《這一刻,得來不易The Moment》紀錄片,描述3名病友取得治療後,改變生命與全家生活的成果。 -
魚油可空腹吃嗎? 5大保健食品最佳服用時間1次告訴你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284不少人空腹時服用魚油等保健食品,幾分鐘後即感腸胃隱隱作痛,張文靜指出,一般來說,在空腹時服用含有鈣、鎂、鋅等礦物質的維他命,較容易引發腸胃不適,例如,綜合維他命就含有多種礦物質,因此,應在餐後服用。 -
酒促妹每晚喝20多瓶啤酒又怕胖 1動作讓食道癌找上門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36730多歲王小姐因為吞嚥困難,進食時總有異物感,到院就醫切片檢查確診為早期食道癌,但因食道癌常被喻為老男人癌症,醫師追問飲食習慣下,才發現她是1名酒促小姐,為了業績,每天平均喝上20多瓶啤酒。由於擔心發胖,又有催吐習慣,長期下來,食道黏膜遭受刺激、破壞,以致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