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周邊動脈阻塞
-
糖尿病慢性傷口新生機 幹細胞活化再生加速癒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74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指出,糖尿病友最怕傷口難以癒合,治療慢性傷口,必須重複取皮、補皮,令病患苦不堪言,目前外科手術在處理傷口癒合領域,仍力有未逮。 -
血液循環差腳麻不好走? 不妨試著來杯含黃烷醇可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97現在有一個好消息,美國1項新的研究表示,每天喝3杯含有黃烷醇的可可,可以幫助PDA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環變好,研究刊登在《循環研究雜誌》 (Circulation Research)。 -
糖尿病真「心」苦! 女糖友更容易罹患心臟病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875如果不幸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還可能導致截肢,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併發的心臟病初期症狀,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8倍。第2常見的是心臟衰竭。根據統計,女性糖尿病患者得到心臟衰竭的風險,是其他女性的5倍,而男性糖尿病患者則是其他男性的2倍。 -
三總成立亞太傷口負壓治療中心 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31三總院長蔡建松少將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失能人數超過78萬人,糖尿病足、壓瘡及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等潛在慢性傷口的人口數達20多萬人,如何提高傷口照護品質,加速癒合,成為醫界一大挑戰。 -
老奶奶被蚊子叮一口抓破皮 傷口難癒合險截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4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許多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因血管功能不佳,當下肢出現傷口時,往往渾然不覺,致使傷口久不癒合,加上多數長者忍痛功力一流,直到出現患部腫痛等症狀時,才願意赴醫接受傷口清創,對於這類患者,術後若觀察到患部組織循環不佳時,都會轉介心臟科醫師評估檢查,並安排進一步治療,整個過程往往耗時費力,對患者和家屬都是一大考驗。 -
周邊動脈阻塞手指發黑 導管疏通婦人免截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636南投1名54歲伍阿姨年輕時因飲食不均衡,造成慢性疾病纏身,除了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也在外院洗腎治療,半年前因雙側手指疼痛、發黑且冰冷,導致生活無法自理,也不敢出門,深怕「黑豆乾手指」嚇到人,赴醫檢查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左手手指壞死嚴重,無法完全恢復,但右手透過「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逐 -
水腫原因多 醫師:並非全是腎病引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55夏日炎炎,在門診常有病人問道:「醫生,我的腳到下午就會開始有腫脹感,是否腎臟有問題?」這是腎臟科門診常見的問題。人體有70%由水所組成,水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角色,一般民眾往往將水腫與腎臟疾病畫上等號,事實上,水腫的原因不見得是腎臟不好所引起。 -
動脈硬化易致心肌梗塞 不定時炸彈恐奪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49講到心肌梗塞,沒有人不害怕,就像名字被寫在《死亡筆記本》上一樣,一旦發生,想逃也逃不掉。但你知道嗎?其實心肌梗塞並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現病變,只是你沒有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