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哈佛大學
-
孩子憂鬱家長也憂鬱 專家籲照護者要把心理健康放首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07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說明,在家庭角色分工上,孩子較被動,特別在「情感表達」上,大多是長輩主動關心,青少年通常不太會或不了解如何明確表達內心的不愉快,認為他人應該知道我的情緒,如果他人提問,孩子通常會迂迴或簡短回應,而彼此的解讀意義常不一致。建議讓青少年先了解情緒的分化,包含正負向情緒;家長用引導式問法,像為什麼這麼想、你不快樂的原因是什麼...等,多讓孩子表達,協助他們釐清情緒。 -
每天半匙橄欖油可望降低失智風險 研究:關鍵在這成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27橄欖油以其抗發炎和抗氧化的特性而聞名,研究顯示,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納入每天的飲食中,有助於提升心臟健康;最近1項新研究發現,橄欖油不僅對心臟有益,還可以改善大腦健康。這項最新研究在波士頓舉行的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年度會議上發表,表示使用橄欖油可減少因失智症所導致的死亡風險。 -
內科開辦健康達人挑戰賽 引領上班族規律運動找回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33每日健康飲食、維持運動習慣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但「知易行難」!「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及抽菸」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導致慢性病的主要因素,為了提升企業迎接永續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優勢,聯合國在2004年提出了企業的ESG認證,其中的37個項目中,和員工運動健康相關的項目有多達10%,可見上班族的身心健康對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
8旬老翁接受母親腎臟移植滿50年! 醫揭換腎成功關鍵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6新竹臺大分院副院長兼移植團隊召集人蔡孟昆教授表示,臺大醫院外科李俊仁教授是台灣腎臟移植的先行者,在1960年代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外科代謝及學習器官移植,回國後,於民國57年5月27日完成亞洲首例人體親屬活體腎臟移植手術,開啟台灣器官移植的新頁。當時的第1助手為李治學醫師。 -
陽明交大跨國研究發現! 「除草劑」恐致腸道發炎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24民眾腸胃發炎時常伴隨腹痛、腹瀉等症狀,讓人痛苦難堪,傳統上大家多數認為,腸道發炎與飲食西化及遺傳基因等因素有關,但陽明交大與哈佛大學合作研究發現,除草劑將導致腸胃發炎惡化,證實環境因素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有一定影響,該研究成果日前被刊登於《Nature》期刊。 -
台大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促進神經再生 哈佛團隊搶合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55台灣成立國家眼庫,迄今已滿10年,但捐贈角膜人數不多,以去年為例,僅500多人捐眼角膜,等待移植人數則達1288人。台大醫院於視神經修復領域上出現重大突破,成功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臨床顯示效果優於現有的人工角膜移植片。 -
防癌、除牙菌斑、增強骨密度! 盤點蘋果7大健康益處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81蘋果富含營養,1個中等大小的蘋果,約含有大約95卡熱量、25克碳水化合物、4克纖維和8毫克維生素C。吃蘋果有助於控制血壓並保持血管的健康,促進良好循環。蘋果還有助於減少慢性發炎,發炎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此外,蘋果其實還有更多的健康益處。 -
被低估的因素! 美研究:孤獨感提高中風、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08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雜誌的1項科學聲明,社會孤立和孤獨會使人們罹患心臟病、中風或死亡的風險高出30%。缺乏社會聯繫導致過早死亡的風險較高,特別是在男性當中。社會聯繫較少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慢性壓力的身體症狀,而孤立和孤獨與發炎狀況增加有關。學者建議應該推薦給社區資源給那些在社會上孤立或孤獨的人,尤其有心臟病或中風病史的人,以幫助他們與他人建立聯繫。